高脂血症按摩部位图解
高脂血症按摩穴位:中脘穴的,建里穴的,膻中穴的,关元穴的,天枢穴的,气海穴的,血海穴的,足三里穴的,三阴交穴的,内关穴的,外关穴的,肺俞穴的,心俞穴的,膈俞穴的,胆俞穴的,脾俞穴的,气海俞穴的,太阳穴的,百会穴的,风池穴的,涌泉穴的,印堂穴的,印堂穴的,神门穴的,神庭穴的,攒竹穴的,角孙穴的,
按摩手法:
1、摩腹:掌摩全腹, 顺逆时针各36次。
2、按揉上脘穴1.5分钟。
3、按揉中脘穴1.5〜2分钟。
4、按揉建里穴1.5〜2分钟。
5、用手指按揉膻中穴2〜5分钟。
6、按揉关元穴1.5〜2分钟。
7、按揉天枢穴1.5〜2分钟。
8、拇指按揉气海穴2〜5分钟。
9、拇指按揉血海穴2〜5分钟。
10、拇指点按足三里穴1.5〜2分钟。
11、拇指按揉三阴交穴1.5〜3分钟。
12、拇指点揉内关穴3〜5分钟。
13、拇指点揉外关穴1.5〜3分钟。
14、中指点按肺腧穴3〜5分钟。
15、拇指点按心腧穴2〜3分钟。
16、用拇指点揉膈腧穴1.5〜2分钟。
17、双手拇指点按胆腧穴1〜2分钟。
18、用拇指点按脾腧穴1〜2分钟。
19、双手拇指点按气海腧穴2〜3分钟。
20、双手掌推法推足太阳膀胱经。
伴有高血压症状者
1、双手中指按揉太阳穴1分钟。
2、食、中指按揉百会穴1分钟。
3、双手拇指按揉风池穴1分钟。
4、双手拇指交替推双侧桥弓穴10〜15次。
5、拇指点按涌泉穴3〜4分钟。
伴有心悸者
1、拇指点按印堂穴5〜10次。
2、推前额眉弓各5〜10次。
3、点按神门穴2〜4分钟。
伴有失眠者
1、一指禅推法:从印堂穴向上推至神庭穴往返5〜6次。
2、从印堂向两侧眉弓推至太阳穴5〜6次。
3、按揉攒竹穴1〜2分钟。
4、按揉神庭穴1〜2分钟。
5、按揉角孙穴1〜2分钟。
小贴士:
高脂血症食疗方:将黑芝麻60克、桑葚40克、大米30克分别洗净后同放入瓷罐中捣烂。砂锅中先放清水1升,煮沸后加入白糖10克,水再沸后将黑芝麻、桑葚、大米碎末加入沸汤中,不断搅动,煮至粥熟即可。
补充阅读:高脂血症是一种什么病?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原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当血浆脂蛋白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罕见,属遗传性脂质代谢紊乱疾病;后者多为未控制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病所伴发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
Ⅰ型:极罕见,属遗传性。在肘、背和臀部可见疹状黄色瘤;肝脾肿大,其大小程度随甘油三脂含量而改变;腹痛反复发作。
Ⅱ型:高β脂蛋白血症,显性遗传,多见。临床表现为眼睑部有黄色瘤、肌腱黄色瘤及皮下结节状黄色瘤;早发动脉硬化,约60%以上患者40岁以前即有心绞痛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Ⅲ型:较为少见,隐性遗传。患者常在30~40岁时出现扁平状黄色瘤、结节性疹状黄色瘤和肌腱黄色瘤,早发冠状动脉及周围动脉疾病,常伴肥胖及血尿酸增高,约40%病人可有异常葡萄糖耐量。
Ⅳ型:此型患者非常多见,常于20岁后发病,可为家族性,显性遗传。其特点是内源性甘油三脂异常增高,有肌腱黄色瘤;皮下结节状黄色瘤;皮疹样黄色瘤及眼睑黄斑瘤;视网膜脂血症;进展迅速的动脉粥样硬化等。
Ⅴ型:可同时具有I型和Ⅳ型的特征:常于20岁以后发病,常继发于急性代谢紊乱,也可为遗传性。
高脂血症患者应控制饮食,注意限制总热量,使体重正常。Ⅰ型需低脂饮食;对内源性高甘油三脂即Ⅲ、Ⅳ、Ⅴ型要重点限制总热量及糖,以减轻体重;Ⅱ型宜采用低胆固醇饮食、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并加用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另外,要保持情志舒畅,增加运动和体力活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