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中药问答

怎么区分野生和种值川贝母?

怎么区分野生和种值川贝母?

野生川贝味道要苦一些,药效好一些。川贝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最好到正规的大药店购买。

各种贝母的区别

平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主治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瘰疬,乳痈等。平贝母是药用贝母的一种,主产于东北,已有百余年历史,功效与川贝母类同.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

伊贝母伊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鳞茎,伊贝母生于海拔1300-1780m的林下或草坡上。
鳞茎圆锥形,较大。表面稍粗糙,淡黄白色,外层鳞基部微凹陷。质稍松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性微赛,味苦、甘。   
功能与主治::   润肺、化痰、散结。用于肺热咳嗽、胸闷痰粘、瘰疬、痈肿。

川贝母百合科植物。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川贝母主产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暗紫贝母主产四川阿垻藏族自治州。甘肃贝母主产甘肃、青海、四川等 苦、甘,微寒。归肺、心经。
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中成药: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蒌散。   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浙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半球形
产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湖南。也分布于日本。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大治肺痈肺萎,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气,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阴耳目,除时气烦热,黄疸淋闭,便血溺血;解热毒,杀诸虫及疗喉痹,瘰疬,乳痈发背,一切痈疡肿毒,湿热恶疮,痔漏,金疮出血,火疮疼痛,
较之川贝母,清降之功,不啻数倍。

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干燥块茎。表面淡红棕色或暗棕色,凹凸不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样.光亮而平滑。气微,味微苦。
归肺、脾经
功能: 散结,消肿,解毒。   主治:用于乳痈,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结核,慢性淋巴结炎,肥厚性鼻炎。

如何鉴别贝母种类

由于川贝母的价格较高,常有以其他种“贝母”混充川贝母的情况,常见混淆品有:
小个的浙贝母混充川贝母:其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主产于浙江。浙贝母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性味苦,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风热咳嗽,痰火
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等病症;用量5~10克。大个的浙贝母性状与川贝母有明显区别,混充川贝母的基本是用小个的浙贝母,其形状大小与川贝母中的
“松贝”相似,但从整体看“怀中抱月”的特征不及“松贝”整齐,口尝苦味较“松贝”大。这是鉴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常单独冒充“松贝”或混入“松贝”中出
售。
小个的平贝母混充川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的干燥鳞茎,主产于东北。平贝母采挖后除去外皮、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平贝母性味功效与川贝母相似,商品性状呈扁球形,与川贝母区别
明显。其小个者形状与“松贝”近似,虽然有近似“怀中抱月”特征,但不如“松贝”整齐,外层鳞叶抱合不紧,小的一瓣加工时有的脱落,质地不及“松贝”坚
实。常单独冒充“松贝”或混入“松贝”中出售。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