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四季食疗

冬季老年人要注意保暖,教你几招很有效

冬季老年人要注意保暖,教你几招很有效

本身冬季的时候就非常寒冷,在这时候大家都会感觉怕冷,这时候对于老年人来说往往更加严重,我们都知道老年人身体素质比较差,所以在这时候就更要注意保暖才行,一旦受到寒气侵袭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那么冬季老年人如何保暖,一起看看吧。

多使用低脂肪低糖高热量食物

老年人冬季感到寒冷也饮食不无关系,在这时候往往是由于老年人摄入的热量不足所导致的。很多老年人胃口变差,很难去享受肉食了,饮食多偏清淡的,这样低热量的食物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足够冬季御寒的热量,热量是维持我们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每天摄入的热量都不能满足人体需要,那么就会导致我们在冬季出现怕冷的情况。所以建议老年人可以多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但是由于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是糖尿病所以仍以低脂肪低糖食物为主。

运动御寒效果好

在冬季早晨上班的时候看到晨练回来的老头老太太们,他们个个神采飞扬精神矍铄,似无寒冷之困扰,这就说明锻炼身体的确可以通过我们身体素质,同时有效的帮助我们抵御寒冷。所以,生命在于运动,冬季采用运动御寒不仅仅是短时间内消耗糖类和脂肪来产生热量,而是运动可以促进心脑血管的工作,这样的疾病老年人非常容易出现,所以在冬季的时候注意锻炼也可以预防,而且还可以促进血液流通,并提高体质,有利于健康的御寒,不过冬季的时候老年人运动一定要注意保暖才行。

在冬季的时候不少人都容易出现怕冷的情况,老年人怕冷的情况往往更严重,所以在这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饮食保暖才行,而且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多锻炼,老年人注意锻炼可以让身体健康,同时还能有效的御寒保暖,效果非常不错。

老年人冬天要怎样注意保暖啊?

冬季天气寒冷、气候干燥,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稍不注意便会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特别是一些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都很容易在冬季里发生,而且,由于在冬季老年人抗病能力低下而易患感冒、流感等疾病,一旦患了感冒又会并发肺炎,还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因此,许多老年人害怕过冬天,使得一到冬季常常给老人心理上增加很多心理负担。 其实冬季并不可怕,只要老年人注意适应冬令气候特点,顺其自然: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冬天。为了平安地度过冬季,老年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气温较低,为了抵御寒冷,机体调节功能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组织代谢加强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皮肤松驰、皮下脂肪减少机体代谢功能低下,适应性和抵搞抗力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显的低于青年人。因此,当寒潮或强冷空气袭来之时,老年人中高血压,中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出现,产生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此外,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之后,还容易发生手足裂、冻疮或皮肤痒等。所以,老年人必须随时注意防寒保暖,要随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裤,避免着凉, 防止感冒。 二、是重视饮食调理:在冬季中老年人的日常膳食应以温、补为主, 宜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于搭配、荤素夹杂,以增加营养、增强御寒能力。要避免或少吃凉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是讲究心理卫生:临床实践多次证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恶化,与人的心理状态息息相关。而冬季则是自然界阴盛阳衰之季。所以老年人应该避免忧郁、焦虑、紧张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经常保持情绪乐观、精神愉快,科学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使意志安宁、心境恬静。另外,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一般老年人应保持8-10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应午睡,睡觉前不要过于兴奋。 四、是改善居室环境:在冬季,人们为了御寒而将门、窗紧闭起来,再加上取暖设施的使用,致使室内的空气干燥、污浊,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内温度同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 五、是注意取暖适度:正确的冬季取暖方法是: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度,局部取暖不要超过10分钟。 六、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在冬季,老人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坚持每天锻炼,这对增强体质,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七、是不宜洗浴过勤:冬季老人以5-6天洗浴一次最佳,且水不宜太热,洗后最好喝一杯热开水。 八、是切忌烟酒嗜好:冬季房门紧闭,烟雾不宜外散,吸烟对人体十分有害,如若长期烟雾蓄积对人体影响更大;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洒后体虚易使外寒之邪乘机而入,寒热错杂, 极易给心、肺、脑造成损害。 九、是避免外出时间过长:由于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而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染上传染病。 十、是有病早治:老人在冬季如稍有不适如:食欲不佳、发热、咳嗽、胸痛、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等,应及时去找医生诊治,以免延误治疗,造成病情加重。

老年人冬天要注意什么?

1、保暖脚部

“寒从脚下起”,还要为老人添置好鞋、袜,以利脚部的保暖。添置鞋袜时,要考虑到老人的脚的皮下脂肪薄、血液循环差的特点,可挑选毛线等保暖性能好的袜子,如不常出门,棉鞋以布底的为宜,着地和软。

2、冬季要多补铁

铁在人体内参与含铁血红素的合成,提高血液携氧能力,故缺铁者外周组织的氧供应就会减少,人体组织的能量代谢就会发生障碍,自然会因产热不足而感到寒冷。因此,老人平时要注意多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动物肝脏、蛋黄、豆类、芹菜、香菇、黑木耳等。

3、可以适当多吃含碘的食物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引起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使肢体末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导致手脚发凉。而碘元素有助于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提高人体基础代谢,进而产生热效应。

扩展资料:

冬季饮食注意事项:

1、饭菜宜香。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此外,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

2、味道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老年人冬季保暖要点有哪些?

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慢慢降低,身体抵抗力逐渐变差,一到冬季,气候变冷,对老人来说,成了莫大的考验。老人由于身体脏器逐步老化且功能减退,而且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适应性和抗寒能力远低于年轻人。

因此当寒潮来袭,老人高血压、中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如果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甚至还容易出现心绞痛、心梗、心力衰竭的情况。同时,严寒还是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冠心病、肺气肿、哮喘的重要诱因。
因此在冬季,老人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这些部位:

1、头部

从现在医学来看,头部离心脏较近,血液供给也较为充分,因此身体健康的人,头部稍受一点寒,并不会产生不适。

但对于老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力和御寒能力变弱,如果头部受凉,不仅容易引发头疼、感冒,甚至还会诱发脑血管疾病,因此老人在冬季注意头部的保暖是很有必要的。
2、颈部

颈部是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也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如果受寒,可能增加颈椎病的发病风险。

在冬季,老人应做好颈部保暖,尽量穿立领服装,外出时可佩戴围巾,以防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这对降低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有一定好处。

3、背部

忽视背部保暖,可能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引起感冒,患有支气管炎、哮喘的老人,背部受凉还可能使病情加重。天冷时,老人最好加穿一件毛背心,保护好背部。
4、脚部

很多上年纪的老人都有血管硬化的问题,由于脚部处于身体末梢,如果供血不足,会很容易出现脚部冰凉的情况。

如果脚部受凉,不仅容易引起呼吸道粘膜的血管收缩,同时还会使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感冒、哮喘、气管炎、胃肠病、关节炎、腰腿痛等发病的风险增加。

在冬季,老人应尽量选择保暖性好一点的鞋子,同时睡前多泡脚,这对缓解脚部冰凉和助眠,都有较大好处。
除了保暖,合理膳食也很关键

冬季寒冷的气候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会导致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在冬季,老人的膳食应以温、补为主,在保证必须营养素摄入的前提下,可以多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品,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营养学专家建议,老人的一日三餐,应做到荤素搭配,保证营养丰富多样,同时避免或少吃凉性和刺激性的食物,以及一些重油重盐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