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杜鹃花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1、祛湿调血。杜鹃花性甘微苦、平、清香,能够祛除风湿、安神去燥,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经行腹痛、闭经、赤白带下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治痰饮咳喘。杜鹃花对治疗胸闷、气短、咳嗽、不能平卧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3、治跌打损伤。杜鹃花可治疗瘀血肿毒,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杜鹃花、芙蓉花、千日红,玫瑰花泡茶喝的话会有什么作用?
杜鹃花茶:味甜、性温、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滋润养颜,长期饮用,可令皮肤细嫩,面色红润;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消炎、滋润养颜、养颜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祛风湿,治风湿痛等功效。可以提炼杜鹃花酸,制成化妆品,起一定美容功效。杜鹃花的根、叶、花入药,有和血调经、消肿止血的功效;花叶外用根治内伤、风湿等症。还可主治风痰剧痛、风湿痹痛和风虫牙痛等症。杜鹃花有一定毒性,请在专家指导下使用。
芙蓉花茶:外用消肿散结拔毒,排脓止痛。花内服清肺。根内服排脓。入肺经。味微辛,性平,无毒。花味淡,性微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能改善体质;滋润养颜,护肤美容,富含维生素C 。
千日红茶:祛痰平喘,清肝明日,用于慢性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所含挥发油、总黄酮和皂甙均有祛痰作用。总氨基酸及总生物碱的正丁醇提出物有平喘作用,但是它里面的千日红素会让没有哮喘病的人喝了有困顿感。
玫瑰花茶: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女性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常会有些情绪上的烦躁,喝点玫瑰花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即使不是月经期,也可以多喝点玫瑰花,安抚、稳定情绪。
望采纳,谢谢支持!
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
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
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生活中,相信不少人的家里都种植杜鹃花,因为杜鹃花很漂亮。但是大家了解过杜鹃花又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杜鹃花,下面是关于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
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1 杜鹃花的药用价值
说起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就不得不说它的药用价值,杜鹃花的花瓣、叶子、根茎都可以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花瓣
杜鹃花的花瓣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同时还可以用来提炼精油。花瓣入药的话有活血、止血的功效,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祛除风湿和缓解跌打损伤等作用。
叶子
杜鹃花的叶子也可以做药用,有着止血止痛的功效,一般作用于外敷,可以缓解一些外伤出血之类的,还可以治疗虫蛇叮咬、皮肤溃疮、荨麻疹等。
根茎
说起杜鹃花的药用价值,还是要看根茎的作用最大。杜鹃根茎又叫翻山虎,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药材,可以祛痰止咳,对于胸闷气短,咳喘严重的症状有着很好的疗效,多用来治疗哮喘等疾病。
杜鹃花的观赏价值
杜鹃花在野外山上,每到开花的季节,红彤彤的一大片,能把山都印红,所以又有着印山红的别称。同时杜鹃还是优良的'盆景材料,它的花色艳丽,根桩奇特。除了做盆栽观赏之外,还常常用于庭园种植观赏。
杜鹃花的功效和作用2 杜鹃花的形态特征
树形
落叶灌木,高2~7米;分枝一般多而纤细,但也有罕见粗壮的分枝,国家5A级风景区《百里杜鹃》保存着最原始古老的杜鹃林,这里的杜鹃历来以花朵大、花艳、树大而著称,随着人们对这片原始杜鹃林的重视在2010年相继发现几株粗壮的原生杜鹃树。
此树为2010年调查发现,地径92厘公分,树共有桠枝十枝,树高近7米,十个桠枝单个直径平均近20公分堪称中国杜鹃花之王。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或倒卵形至倒披针形,长1.5—5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叶脉为羽状网脉,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花芽卵球形,鳞片外面中部以上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
花型
花2—3(—6)朵簇生枝顶;花梗长8毫来,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萼5深裂,裂片三角状长卵形,长5毫米,被糙伏毛,边缘具睫毛;花冠阔漏斗形,玫瑰色、鲜红色或暗红色,长3.5—4厘米,宽1.5—2厘米,裂片5,倒卵形,长2.5—3厘米,上部裂片具深红色斑点;雄蕊10,长约与花冠相等,花丝线状,花药背着药着生,孔裂,中部以下被微柔毛;子房卵球形,10室,密被亮棕褐色糙伏毛,花柱伸出花冠外,无毛。蒴果卵球形,长达1厘米,密被糙伏毛;花萼宿存。花期4—5月,果期6—8月。
杜鹃花的功效与作用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杜鹃花的根(杜鹃根):酸、甘、温。活血,止痛,祛风,止痛。用于吐血、衄血,月经不调,崩漏,风湿痛,跌打损伤。
叶(杜鹃叶):酸,平。清热解毒,止血。用于痈肿疔疮,外伤出血,瘾疹。
花(杜鹃):酸、甘,温。活血,调经,祛风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
【佤药】歹哩哑:花、果实治疗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崩漏,肠风下血,闭经《滇药录》。
杜鹃花有哪些药用功效
杜鹃花,中药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RhododendronsimsiiPlanch.的花。具有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别名
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艳山红、山归来、艳山花、满山红、清明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红花杜鹃
性味归经
甘、酸,平。
化学成分
花含花色甙类和黄酮甙类。已鉴定的花色甙类化合物有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甙,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矢车菊素-3-半乳糖甙-5-葡萄糖甙;芍药花素-3,5-二葡萄糖甙,和锦葵花素-3,5-二葡萄糖甙。黄酮及黄酮甙类化合物有芸香甙,杜鹃黄甙,槲皮素,杜鹃黄素;山柰酚,5-甲醚-3-半乳糖甙,杜鹃黄素-3-半乳糖甙,杜鹃黄素-3-鼠李糖甙,杨梅树皮素-5-甲醚-3-鼠李糖甙,杨梅树皮素-5-甲醚-3-半乳糖甙,棉花皮素-3-半乳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甙,槲皮素-3-鼠李糖甙,槲皮素-3-阿拉伯糖甙。
形态特征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黄色,无毛,树皮纵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边缘有睫毛。叶二型;春叶纸质,较短,夏叶革质,较长,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2-3cm,先端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脉上更多。花2-6朵,成伞形花序,簇生枝端;花梗长约5-8mm;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长3-7mm,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宽漏斗状,玫瑰色至淡红色、紫色,长3-5cm,5裂,裂片近倒卵形,上方1瓣及近侧2瓣里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10,稀7-9,花丝中下部有微毛,花药紫色;子房卵圆形,5室,长5-8mm,密被扁平长糙毛,花柱细长。蒴果卵圆形,长1-1.2cm,密被棕色糙毛,花萼宿存。花期4-6月,果期7-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东至台湾,西到四川、云南。
功能
本品具有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的功效。
主治
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药理作用
1.止咳祛痰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映山红煎剂有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其醋酸乙酯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及其母液,分离出的结晶甲和结晶乙(黄酮化合物)也有镇咳作用。小鼠灌服煎剂有祛痰作用(酚红法)。豚鼠腹腔注射煎剂无平喘作用(组胺喷雾法)。
2.抗白内障作用: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与患者体内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有关。从一种栽培的红翼瓣杜鹃花(redwingazafea,Rhododendroncultivar)中分离出一种新的黄酮醇甙,对此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定此物质为2″-乙酰槲皮甙。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