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上山咯——!”立春道家的岁时风俗怎么过?
一、立春交岁
2021年2月3日22时59分,是为今年的“立春”日。这时节一到,意味着庚子年结束,辛丑年开始,以立春为交界,新的一岁开始了。
“岁星”指木星,我战国最早在秦朝时候已经发现木星了,古人观察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12年,在黄道上划分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是一岁,这一特性使得木星成为了天空中一个巨大的时钟。“。
“木”这个字在古人看来,代表东方、春天,代表着嘉禾的生长期,因此而增添了许多吉庆的色彩,新岁伊始,人们便有许多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希望,要在立春前完成。
对“岁”的习俗,由战国时期的天体崇拜,逐渐演变成为对六十花甲子神明的祭祀典礼。随着道教的兴盛和发展,“拜太岁”逐渐变成了人们祈求神明护佑一种仪式。
二、古人的崇道风俗:“勾芒打春牛”
唐代以后,立春节日的过法在各地多有不同,但是都十分有趣。譬如杭州地区,立春前一日,官员全副执事往庆春门外迎请勾芒神(有地区称句芒)。“勾芒”乃木神的名称,立春前迎接木神,祈求春种顺利。
在这场仪式中,神像高约二尺,双髻,立像。
(图为后人想象所画勾芒,图片来自网络)
勾芒神的神亭之前设置若干彩亭,供有瓷瓶,插富贵花以及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执事。街市处处张灯结彩,是夜烧香,通宵热闹。
次日,立春前一时,勾芒神起身上殿,称“太岁上山”。吴山有太岁庙,大殿供有太岁至德帝君,两旁列供六十甲子值年太岁,殿左每年轮供本甲子太岁一位,殿右供勾芒神。前供锡制元宝式大香炉。祭拜之人,各执钱香,置于元宝炉内。又以年糕黄豆荚煮熟,任人取食,名曰“元宝汤”。
唐代卢肇《春牛榜子》:“不得职田饥欲死,儿侬何事打春牛?岁首常思盘中餐,脆鞭一响打出春。“
诗中记载了“打春牛“的有趣风俗,这也是民间崇尚道家风俗的体现。
打春牛在立春节日举行。立春前一天,地方官员沐浴更衣,步行至郊外,摆桌上供,烧香跪拜。并于供桌前做一头象征春牛的土牛,让人扮作象征生命的勾芒神举鞭打土牛,意谓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六朝时始用纸牛代替土牛,并于纸糊牛肚里装上五谷,人扮勾芒神举鞭狠打,牛倒纸破,五谷四溢,以兆来年五谷丰登。
滇西鹤庆一带白族打泥牛为春牛,将泥牛捣碎后,人人争抢其泥放入自家田地。春牛色彩有黄、黑、灰、蓝、绿,忌用白色。
三、“春三月,谓之发陈”
除了饮食、祭祀习俗,立春以后,对养生来说,就进入了“春三月“的伊始,也是除旧迎新的开始。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谓之发陈”,“发”指发散;“陈”指陈旧。《黄帝内经》没有把万物发芽的叫发新而叫做发陈,是因为这些植物的嫩芽具有将植物陈积物质发散掉的功效。所以如果人体的阳气发散不出来,可借助这些芽的力量来帮助发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这样记载:“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后清心养身,具有解酒毒、热毒,利三焦之功。
因此立春后,不仅可以逐渐开展散步、舒展的晨练活动,也可以吃一些芽、苗类的食物,或者少吃一些辛辣口味的食物,小酌几杯,都是取其“发散”之意。
冬天已过去,而冬季所食甚为肥厚,往往容易积攒出“脂肪肝”的病症,体内痰湿等浊气沉积在肝,更需要春季发散出来,道家讲究因时而动,春季多按摩身体的下列穴位,具有保护肝脏、增强脂肪代谢的作用。
(1)穴位:期门、中脘、膈俞、肝俞、胆俞、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
(2)每日选取穴位3-4个。
(3)使用方法:每穴轻轻点按10-15分钟,以微红微热为宜。
(本文部分内容援引自《道教大辞典》
(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