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健康学堂: “上火”有虚实,不可随意泻火
“上火”是中国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都上过火,有的甚至经常上火,比如,嘴角起泡、口干口苦、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眼睛发红、便秘等情况,都与“上火”有关。
上火的症状虽不算严重,也还是影响日常生活,上火怎么办?“怕上火、喝王老吉”,于是很大一部分人喝凉茶,还有一部分接受中药的,会吃清热类药物,如牛黄解毒丸,但却总是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甚至更加严重了。是凉茶或清热药物没用吗?并不是,而是你没有正确认识“上火”。
一、中医眼中的上火
中医认为“上火”属于“热证”范畴,五脏六腑都有阴阳之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阴阳二气相互制约,体内的阴液制约阳气而达到平衡,而当阴阳平衡被打破,“阳”多于“阴”,“火”多于“水”,内火旺盛,人就会上火,即“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所导致的结果。体内有火,凉茶或清热药物都有泻火作用,为什么会出现无效的结果呢?因为在中医看来,上火可分实火和虚火,实火治宜泻火通便,虚火则不能泻,反而要补。
二、如何区分“实”和“虚”
实火,又称阳亢,指阳热亢盛实热证,多受外邪内感所致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邪毒犯体,继而表现为面红目赤、咽喉肿痛、鼻腔热烘、口舌生疮、鼻衄出血、耳鸣耳聋、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等“实火”症状。实火的症状多具有起病急、内热大,病程短的特点。
虚火,又称阴虚火旺,指体内的阳正常,但阴液被过度消耗,阴不足以制阳,导致阳相对偏亢而出现的热象。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继而表现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反复性口腔溃疡、舌淡苔白等“虚火”症状。虚火的症状多具有症较轻,病程比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
除了以上症状外,还可通过大小便来进行辨别。
①大便: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②小便: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是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
三、引起上火的原因
引起上火的因素很多,但也不外乎内伤与外感。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直接损伤脾胃,灼津耗血,多为阳热亢盛实热证;熬夜劳伤过度,情志抑郁,淫欲忘动,气血失调,精气亏虚,可导致虚热内生,内热进而化虚火。
四、上火了怎么办
上火有实虚,或都用清热解毒类药物,或都用滋阴类药物,一概而论,则往往收不到好的疗效,有时甚至还会加重病情,“火上烧油”。这就是一些不注意辨证施药,盲目自诊自疗而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
《黄帝内经》有言:“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在祛火时,应“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实火多以泻火为主,虚火则采用滋阴为主。除了虚实,“火”也分脏腑。比如心实火、心虚火;比如肝实火、肝虚火,每个脏腑都可能出现虚火和实火,所表现的症状不同,治疗的药物也不同。
如果常被“上火”困扰,通过文章上辨别方法仍无法分辨虚实,且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办的朋友,可以到天师府道医研究院来学习养生,根据四象脉诊,先辨脏腑,再识虚实,并采用多种道医技法进行对症调理。
相比其他疾病来说,上火是小事,很多人也觉得无关紧要,吃个头孢应付下。但身体的上火正是身体健康发出的警报,对于报警信号,如今不少人是选择将报警信号屏蔽,这就是典型的“掩耳盗铃”,最终小病拖成大病,受罪的还是自己。所以,还是要对个人身体负责,有病早求医,防止小病成大病。
对于学习了道医的同修,我们要践行“大医精诚”之精神,帮助身边更多的人调理好身体,用实际行动以医入道,不负先贤和祖师的教诲!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春季咳不停,千万别乱止咳,道医化解,孩子少受罪
咳嗽是孩子经常遇见的病症,四季均会发生,冬春尤为突出。而因现在将咳嗽与肺炎绑定,孩子一咳嗽,家长也跟着急上火。加上现在多数家长对咳嗽本身不了解,一些不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导致孩子咳嗽的周期越来越长,短则几天,多则十天半个月。咳嗽本身,其实
-
冬季女性养生:不做“冻美人”
很多女性抗寒能力弱,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冷,晚上钻进被窝双脚还暖不起来,甚至出现整晚都双脚冰凉的情况,让女性感到十分的烦恼和痛苦。冬三月,主气为寒,易伤人体阳气,而女性因生理结构,属于容易气血亏虚而阳气不足的人群,加上现在女性为了美丽,冬天或穿
-
夏季高发关节病,防治也有小妙招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高,吹空调等多种原因成为关节类疾病的高发期。人体关节易发病的有膝、肩、手、腕、踝等关节。关节不适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关节疼痛、关节异响和关节僵硬、肿胀等。那么夏季应该如何如何防治关节病呢?一、天热勿贪凉关节怕受凉。
-
孩子张嘴睡觉,打鼾?道医带你认识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位于鼻咽部的顶壁与咽后壁交界处,表面呈橘瓣样,和扁桃体一样,属于淋巴组织,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它在小儿出生后逐渐长大,大约在6岁的时候达到最大程度,10岁以后逐渐萎缩。腺样体肥大,多发于10岁以下的孩子,指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
-
“葱辣鼻、蒜辣心、生姜辣到脑顶心”为何辣味会跑?
生活中有一类俗语,比如“葱辣鼻、蒜辣心、辣椒辣嘴唇、芥末专辣鼻梁筋、韭菜辣到脖项筋、生姜辣到脑顶心”短短几个字,就把人们吃完辛辣食物后的感受形象的表达出来。吃了不同辛辣食物后,人体感受各不相同,古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总结出中药学的归经理论
-
节气养生 | 话说二十四节气
节气养生 | 话说二十四节气众所周知,太阳与地球时刻都在公转和自转,地球一年围绕太阳运转一周,在地球上看到的是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一圈,太阳所移动的这条路线被称为黄道。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当太阳与赤道形成垂直
-
伸懒腰,也能拯救五十肩?
伸懒腰,也能拯救五十肩?在50+的人群中,有一种常见的疾病静悄悄地潜伏着。这个疾病总让我们抱怨自己肩膀疼痛、肩臂僵硬、摆动不开,像一个展不开翅膀的企鹅。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肩周炎”,也叫“五十肩”,因好发于五十岁左右患者。一、什么是五十肩?中
-
春季养生从头开始(上)
气温回暖,万物复苏。大家也开始脱去厚厚的冬装,纷纷去户外开始享受阳光、关注养生。头为诸阳之会,遍布经络与穴位,且与人体五脏六腑有着紧密的联系。头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诸多重要器官的集中区域。所以,好好保养头部,不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