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颈椎还好吗?
如果你还以为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属”,那就大错特错了。现代社会中不仅生活、工作的压力大,学习的压力也不小,颈椎病发生在青少年,甚至是儿童群体中的现象比比皆是。
那么颈椎病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找上我们的呢?
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体征
颈椎是人体整个脊柱中活动度最大的部位,其实从我们20-25岁左右颈椎就开始出现退变的情况了。或因为承受过多负荷、或因为劳损、或因为意外损伤,导致椎间张力下降松动不稳。这种情况一方面会引起颈部肌群之间的失衡,致使肌肉产生防御性痉挛;另一方面会引起椎间出血水肿,分布于椎间周围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使颈部出现酸痛、胀痛症状。
颈椎病的症状较为复杂,总体说来就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周围小关节和软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病变,或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后产生的综合病症。
颈椎病的类型
根据其不同程度和特点,分为以下几种:
颈型颈椎病,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颈后疼痛、酸胀、僵硬是这种类型的主要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这也是较为多见的类型。上臂或前臂会出现放射性疼痛,后期痛觉减退,感觉麻木的同时,反射降低,严重时甚至手部肌肉萎缩。当伴有椎间盘或髓核突出的情况时,往往会出现明显的颈痛或颈肩痛。
脊髓型颈椎病,此类与前两型相比较为少见。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会先出现下肢发紧、沉重、行走不稳的状况,继而出现痉挛蹒跚的症状,发病时上肢不能持物。严重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性功能与排尿方面的障碍,病程会进行性加重,晚期则会出现痉挛性瘫痪。
椎动脉型颈椎病,此类型颈椎病很少单独出现,多与其他类型并存,常见于动脉硬化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无意识障碍,只是头晕或在颈部突然转动时发生猝倒,并伴有其他类型颈椎病的症状。
除此之外,还多见于上述类型中两种及以上并存的情况,以及由于食管压迫造成的罕见类型。
中医对颈椎病的定义
中医典籍中并无“颈椎病”这一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症状与临床特点,将其归纳为痹症和眩晕,并且以痹症多见。
《证治准绳》谓之曰:“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杂病源流犀烛》中说:“凡颈项强痛,肝肾膀胱病也,三经受风寒湿邪而成”。
总而言之,痹症可由外感和内伤引起。外感多因风邪、寒邪、湿邪的侵袭,或长期劳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产生经络痹阻、气滞血瘀的症状。内伤多与年老所致的肝肾亏虚有关。
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肩颈部位酸痛是颈椎病初期的体征,很多人不以为意,觉得休息休息睡一觉就会好,但这样拖延下去,极易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引发全身多种病症,如心脏病、高血压、视力障碍等等。
对于颈椎病的预防,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体姿,比如低头玩手机、伏案看书写字等,通过锻炼身体端正体态,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积极预防。
对于已经有不良症状的,轻型的可采用按摩、牵引、理疗和颈围制动等方法,以促进椎节周围出血水肿的吸收,缓解颈肌痉挛,平时应注意颈部姿势,睡觉时应避免使用高枕。严重型的颈椎病,应及早就医治疗,切勿因拖延导致不可逆的后果。
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免不了会长时间低头看书、看电脑、看手机,甚至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低头工作,虽然自身当时并没多大感觉,但颈椎的负荷是巨大的。说了这么多,是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莫要因为没感觉、症状轻微而忽视颈椎的压力,做到积极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