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巧治咽喉肿疼
咽喉肿痛,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症,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患者咽部异物感明显,咽壁充血,有咽部疼痛不适、痰多、头痛、发热等症状。传统医学认为,咽喉肿痛属于“风热喉痹”的范畴,咽喉属肺,在风热等邪毒经口鼻入侵到肺部时,咽喉首当其冲受到感染,导致脉络受阻,引起咽喉的红肿胀痛。本文简要介绍传统医学治疗与调理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刺血疗法
此法需要专业医生或有一定传统医学基础的人操作,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主穴选择少商,配穴选择合谷、大椎、商阳、阿是等穴位。
1、对无发热症状的轻度咽喉肿痛患者,只取主穴少商穴刺血。此穴位于拇指桡侧,距离指甲角1分左右。刺前可从拇指桡侧近端处向穴位处推压、挤捏,使穴位局部充血,尔后消毒。施针者以拇指和食指将患者针刺部位两侧捏紧,然后迅速用采血针或三棱针点刺1分上下,再挤压穴位,流出数滴血后,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即可。
2、对伴有发热的中度咽喉肿痛患者,选择在主穴少商,配穴商阳、大椎刺血。商阳穴位于食指桡侧端,刺血操作同少商。大椎位于第7颈椎刺棘突下侧,刺血时施针者要捏起患者穴位处皮肤,快速点刺3-5下,之后在针刺部位拔罐,时间约10-15分钟。
3、对伴有发热的重度咽喉肿痛患者,选择主穴少商,配穴合谷、阿是。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于第二掌骨中点桡侧,使用毫针直刺,深入0.5-1寸,留针15-20分钟,期间要运用泻法2-3次。阿是穴即是病灶区,如扁桃体肿大甚至化脓的患者,可以压舌板按压舌体,以三棱针快速点刺2-4下,出血后即可停止操作,叮嘱患者将血性分泌物吐出,最后以盐水嗽口。
对于发病初期、症状较轻的患者,使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即可痊愈,如症状较重的患者,治疗1次未见明显效果,应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其它方式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饮食调理法
咽喉肿痛患者在饮食上宜选择清热解毒、降火凉血、润喉通络的食物,如萝卜、丝瓜、菠菜、马兰头、竹叶菜、嫩豆腐、绿豆、绿豆芽、海蜇、藕粉、梨汁、蔗汁、橘子水、蛋花汤等。忌烟酒及辛辣腥燥之物,如大葱、大蒜、辣椒、虾、螃蟹、黄鱼、雀肉等。此外,还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薄荷蒲公英粥:干薄荷15克,蒲公英30克,粳米50克,冰糖汁适量。将干薄荷、蒲公英同放入沙锅中,加水用小火煎药汁,弃渣留汤,沙锅里另加水适量,加入粳米用小火煮粥,煮至粥快熟时,调入药汁和冰糖,搅匀,继续煮片刻即成。此粥具有清咽利喉、疏风散热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型咽炎,症见舌红苔黄,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头痛目赤,口干声哑等。
2、橘皮山楂汤:山楂40克,橘皮10克,红糖适量。将山楂砸碎、去核,橘皮洗净、切碎。两料共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汤,煎至汤稠时,调入红糖,即可出锅饮用。
3、三仁拌芹菜:杏仁50克,核桃仁50克,花生仁150克,芹菜200克。将三仁洗净、泡发,放入锅中,加水及少量精盐,煮熟。芹菜洗净、切段,用开水烫1分钟,取出放凉。将三仁、芹菜段同放盘中,混匀,调入调料,再拌匀即成。此菜具有行气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气滞痰凝型咽炎、咳嗽气喘等症。
4、甘蔗丝瓜粥:丝瓜、新鲜甘蔗各适量,粳米50克。先将丝瓜洗净切段,甘蔗洗净切碎,分别榨汁各100毫升;锅上火,放入丝瓜、甘蔗汁,加入适量水,烧热,放入粳米,改用小火煮粥,米烂粥稠时,出锅即成。此粥具有消肿止痛、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症。
除了上述方法外,医圣道医学员还可运用所学四象脉诊、全科方剂、祝由医术等进行针对性治疗,既起效迅速,又安全简便易行,能够更好地惠及家人、朋友,以及广大患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