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招巧治咽喉肿疼
咽喉肿痛,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等症,多为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患者咽部异物感明显,咽壁充血,有咽部疼痛不适、痰多、头痛、发热等症状。传统医学认为,咽喉肿痛属于“风热喉痹”的范畴,咽喉属肺,在风热等邪毒经口鼻入侵到肺部时,咽喉首当其冲受到感染,导致脉络受阻,引起咽喉的红肿胀痛。本文简要介绍传统医学治疗与调理的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刺血疗法
此法需要专业医生或有一定传统医学基础的人操作,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刺,主穴选择少商,配穴选择合谷、大椎、商阳、阿是等穴位。
1、对无发热症状的轻度咽喉肿痛患者,只取主穴少商穴刺血。此穴位于拇指桡侧,距离指甲角1分左右。刺前可从拇指桡侧近端处向穴位处推压、挤捏,使穴位局部充血,尔后消毒。施针者以拇指和食指将患者针刺部位两侧捏紧,然后迅速用采血针或三棱针点刺1分上下,再挤压穴位,流出数滴血后,用消毒棉球按压止血即可。
2、对伴有发热的中度咽喉肿痛患者,选择在主穴少商,配穴商阳、大椎刺血。商阳穴位于食指桡侧端,刺血操作同少商。大椎位于第7颈椎刺棘突下侧,刺血时施针者要捏起患者穴位处皮肤,快速点刺3-5下,之后在针刺部位拔罐,时间约10-15分钟。
3、对伴有发热的重度咽喉肿痛患者,选择主穴少商,配穴合谷、阿是。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于第二掌骨中点桡侧,使用毫针直刺,深入0.5-1寸,留针15-20分钟,期间要运用泻法2-3次。阿是穴即是病灶区,如扁桃体肿大甚至化脓的患者,可以压舌板按压舌体,以三棱针快速点刺2-4下,出血后即可停止操作,叮嘱患者将血性分泌物吐出,最后以盐水嗽口。
对于发病初期、症状较轻的患者,使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即可痊愈,如症状较重的患者,治疗1次未见明显效果,应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其它方式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饮食调理法
咽喉肿痛患者在饮食上宜选择清热解毒、降火凉血、润喉通络的食物,如萝卜、丝瓜、菠菜、马兰头、竹叶菜、嫩豆腐、绿豆、绿豆芽、海蜇、藕粉、梨汁、蔗汁、橘子水、蛋花汤等。忌烟酒及辛辣腥燥之物,如大葱、大蒜、辣椒、虾、螃蟹、黄鱼、雀肉等。此外,还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薄荷蒲公英粥:干薄荷15克,蒲公英30克,粳米50克,冰糖汁适量。将干薄荷、蒲公英同放入沙锅中,加水用小火煎药汁,弃渣留汤,沙锅里另加水适量,加入粳米用小火煮粥,煮至粥快熟时,调入药汁和冰糖,搅匀,继续煮片刻即成。此粥具有清咽利喉、疏风散热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型咽炎,症见舌红苔黄,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头痛目赤,口干声哑等。
2、橘皮山楂汤:山楂40克,橘皮10克,红糖适量。将山楂砸碎、去核,橘皮洗净、切碎。两料共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汤,煎至汤稠时,调入红糖,即可出锅饮用。
3、三仁拌芹菜:杏仁50克,核桃仁50克,花生仁150克,芹菜200克。将三仁洗净、泡发,放入锅中,加水及少量精盐,煮熟。芹菜洗净、切段,用开水烫1分钟,取出放凉。将三仁、芹菜段同放盘中,混匀,调入调料,再拌匀即成。此菜具有行气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气滞痰凝型咽炎、咳嗽气喘等症。
4、甘蔗丝瓜粥:丝瓜、新鲜甘蔗各适量,粳米50克。先将丝瓜洗净切段,甘蔗洗净切碎,分别榨汁各100毫升;锅上火,放入丝瓜、甘蔗汁,加入适量水,烧热,放入粳米,改用小火煮粥,米烂粥稠时,出锅即成。此粥具有消肿止痛、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症。
除了上述方法外,医圣道医学员还可运用所学四象脉诊、全科方剂、祝由医术等进行针对性治疗,既起效迅速,又安全简便易行,能够更好地惠及家人、朋友,以及广大患者!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