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初歇,可以洗澡吗?
“朋友们,血泪经验,你们千万别洗澡啊!”
“发烧一直出汗,身上很不舒服。到了第四天,实在头痒的受不了,就洗了一个澡,结果又难受了起来,头疼欲裂、发热、咽痛又回来了。”
这几天微信群里不少人都分享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千万别在彻底好之前去洗澡,能忍就忍忍!有着类似经历的网友不在少数,在社交媒体上关于“阳了可以洗澡吗?”的讨论区下,有网友表示“第六天好多了,洗澡洗头后,半夜高烧,咳嗽加重。”但也有网友表示“洗了很烫的热水澡,舒服多了。”
一、洗澡是否会导感冒症状加重?
“阳气最易从头散,寒冬保暖要顾全”,说的就是阳气是最容易从身体的某些部位散发出去的,尤其是人的头部,另外还包括颈部、背部、腹部和足部等,因此,对这些部位,注意保暖是非常关键的。中医养生之道,大病初愈身体虚弱应继续保持几天,理发洗足沐浴等看似养生的活动,因为接触的水较热,易出汗阳气散发,加剧气虚,所以应忌。
“头是诸阳之会”,阳气最容易从头部散失,如同热水瓶要塞瓶塞一样,所以头部的保暖尤其重要。背部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哮喘、慢阻肺等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来说,暖背尤为重要。
有的人为什么洗澡以后出现了病期加重的情况呢,首先就是全身大面积接触热水之后,身体血液流动加速,阳气向外散发的就多了。本来我们的身体在经历过高热后,免疫系统都处于休整、休息的时刻,此时宜藏精气,而不是洗头、洗澡、泡脚来激发阳气。免疫系统在该休息的时候被迫工作,在后续的病毒围剿战中自然力不从心。其次很多人洗完澡以后会出汗,感觉很舒爽,此时一旦没有做好保暖措施或没有及时将头发吹干,头部、背部受寒会让感冒症状加重。泡澡,洗澡还会带走身体内的大量水份,增加了身体恢复的难度。
二、病期可以洗澡吗?
有的人刚刚从医院回来,总是觉得哪都是细菌,甚至病毒。到家中就想把全身的衣服通通换掉,然后痛痛快快地洗个热水澡。感冒未彻底恢复之前都不能洗澡吗?可以洗,但是要注意选择好洗澡时间等一些事项。
当处于急性高热严重时期,不建议洗澡。如果温度不高,如在38.5℃以下或发热症状消退以后,人的体力尚可时,一般可以洗澡,但要注意这三点:保证室内适合温度,不要过低,以免着凉;水温不要过高、洗澡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出汗太多,消耗体力;洗澡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等。
对于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在恢复阶段,身体各项机能相对较弱,洗澡可能会导致体力不支或者病情加重,可以等到恢复较好时再洗澡。所以大病初愈,可以洗澡,但是不建议这么干,除非忍不住!
三、恢复期如何能让身体舒服一点?
可以晒太阳,以晒后背为主。中医认为人体背为阳,腹为阴,后背脊正中上有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两边是从头至足的足太阳膀胱经,大部分穴位都是与五脏六腑密切联系的穴位。
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全身之阳经,而且主全身之阳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寿命。膀胱经既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天然屏障,又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通畅,外邪进不来,体内的阴浊毒素也能排出去。《庄子·养生主》中提到:“缘督可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冬阳晒背以温暖督脉,对补养因生病散失的阳气,以及借助天地之间充足的阳气给身体的主干线注入能量,都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返回列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