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易腹泻,预防是关键
这几天南方天气仿佛按下了快进键,直接跳到了7月盛夏,5月28日副高笼罩下的南方12个省区气温超过35度,多地打破5月份最高气温纪录,特别是西南地区甚至出现了43度的高温天气。酷暑难耐,冰啤酒、冰饮料、冰激凌纷纷登场,配合各种海鲜烧烤大排档、热辣滚烫的火锅,成为大家聚会消暑的首选。而疾病此时也往往随之潜入人体中,夏季腹泻就是这个季节的常见病症之一。
一、夏季腹泻的原因
夏季腹泻是指发生在夏季的腹泻,每天排便的次数增加或者是排便变得频繁,每天排便超过三次,粪便稀薄或者是含有黏液脓血。
1.环境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饮食种类丰富,各种瓜果、凉拌荤素菜或冰镇饮品,如果食品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造成污染而导致人们食用后感染机会增多。苍蝇、蟑螂、蚊虫也在这个季节滋生,也会携带致病菌,传播疾病。
2.内在因素。
中医认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为了达到阴阳平衡,主动把阳气生成水平降低,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肠胃。黄帝内经有云“腹为阴,阴中之至阴”,所以很多人一摸肚皮会觉得特别凉。此时肠胃阳气是最虚的,而湿气是最容易困阻脾胃的,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出现夏季腹泻。
二、夏季腹泻的种类
1.湿热阻滞
由感受湿热、湿热阻滞所致,可能出现肛门灼热、腹部疼痛、大便稀溏、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等,治疗宜清热化湿,可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
2.感受湿寒
感受暑湿寒湿、寒邪客脾等,人会突然出现腹泻清稀、腹痛肠鸣、脘闷纳呆、舌苔薄白或微腻,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疼鼻塞、肢体酸痛等。治疗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3.脾胃虚弱
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腹胀纳差,伴随着面色萎黄、气短乏力等,治疗宜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可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4.伤食积滞
由于饮食积滞、伤食导致腹泻,表现为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完谷不化、淡苔白腻等,治疗宜消食导滞,可以选用保和丸加减治疗。
腹泻期间多注意补水,以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的情况。注意三餐的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如症状无缓解,建议进一步去医院确定病因进行治疗。
三、夏季腹泻诱因及预防
1.过食辛辣
辣椒是大辛大热的食物,对脾胃虚弱之人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吃辣椒要适量,同时可适当饮用石斛甘草茶,清热解毒、滋阴养胃。
2.脾胃受寒
过多食用冷饮、开空调温度过低、睡觉在阴凉处且露腹都会导致脾胃受寒。可常饮姜枣茶,温中散寒。生姜3-5片,大枣5枚,煮15分钟即可。年轻人健身时,可选腹部肌肉锻炼,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以运动完之后让腹部温热舒服为宜。老年人可以摩腹保健,把双手搓热放到肚脐附近逆时针旋转100圈,摩完之后腹部微微发热,睡前、早起各一次。
3.过食海鲜
海鲜虽然富含多种蛋白质,营养丰富,但性偏凉,稍变质就容易滋生细菌。应控量节制,同时调料搭配生蒜杀菌。最好是捣成蒜泥,让大蒜素充分激活。
4.卫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饮用水、食品、双手和环境卫生。平时要注意水煮沸后饮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热透。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清洁环境,灭蝇、灭蟑。此外,要注意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夏季腹部保暖,饮食有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当运动,远离腹泻,安然度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