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之百合
金秋送爽,但不少人却出现了皮肤干燥、口渴的症状。中医认为,秋季是燥气主令,易中燥邪,表现为口唇干燥、舌干少津、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等。秋季在五行属金,五脏属肺;就四季而言,秋主收。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秋季养生保健需要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养阴、清肺为主,而鲜百合当是首选。
“百合”这个名字有多重意思,既是一种芳香洁雅的观赏花类,也是餐桌上常见的药食同源佳肴。秋季善用百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养生功效。下面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
百合,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性寒,味甘。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病症。
百合的功效
一、养肺润燥
秋季养生宜养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有养阴润肺作用的百合就最好不过了,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肺燥、肺热咳嗽等病症。
二、宁心安神
《本草求真》中说:“百合功有利于肺心,而能敛气养心,安神定魄。”可见百合有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的效果,百合常用于治疗热病后余热未消、精神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现代药理学表明,百合中含有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善用百合养生,对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三、美容养颜
中医有“肺合皮毛”一说,具养肺润燥作用的百合对美容养颜也有一定的功效。善用百合养生,皮肤不干燥,脸上皱纹少。
四、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
现代药理学表明,百合中的多种生物碱、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各类恶性肿瘤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百合养生药膳
我们知道了秋季食用百合有诸多益处,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适合秋季养生的百合药膳。
1、百合雪梨汤
材料:干百合20g、雪梨1个、冰糖适量。
做法:干百合清洗浸泡半小时后,将百合连水一起倒入炖盅内煮约30分钟,待百合煮烂后,加入去皮去核切块的雪梨及冰糖,再煮约20分钟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适合燥热伤肺、肺燥干咳等症状。
2、百合莲子桂圆羹
材料:干百合50g、干莲子50g、龙眼肉15g、冰糖适量。
做法:百合、莲子、龙眼肉浸泡半小时后煮约30分钟,再加入冰糖煮约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润肺健脾,养心安神。
3、银耳莲子百合汤
材料:银耳10g、莲子20g、百合15g、冰糖适量。
做法:将银耳、百合、莲子浸泡后加水适量煮约30分钟后,再加入冰糖煮约15分钟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养肺润燥、清心宁神。
百合虽好但也是有偏性的,食用百合时需要注意:
1、百合性寒,风寒咳嗽、虚寒出血、脾胃虚弱者忌食。
2、百合虽为药食同源佳品,但对鼠类、犬类的实验表面,长时间、大剂量的食用会导致肺、肾功能损害。若需大剂量养生使用前,建议向中医师咨询。
3、此外,用手直接接触生的球茎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而直接食用生的球茎可能会引起呕吐、拉肚子等症状。
希望大家能够善用百谷,在金秋之季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健康!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