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中的中草药:葱白
说到葱,大家一定不陌生,厨房里、餐桌上都常常见到它的身影,并与姜、蒜、花椒,合称为调味“四君子”。葱具有独特、飘逸的浓郁香辛气味,是菜肴中良好的调味品,葱的食用部位为嫩叶和假茎,是日常烹调,尤其是制作鸡、鸭、鱼、肉等荤食时不可或缺的解腥调料,也常用于拌豆腐、卷烤鸭、做汤、凉拌、火锅配料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葱又被称作芤,皆因其叶中空而得名。《本草纲目》云:“葱从囱,外直中空,有囱通之象也。芤者,草中有孔也,故字从孔,芤脉象之。葱初生曰葱叶,叶曰葱青,衣曰葱袍,茎曰葱白,叶中涕曰慧苒,诸物皆宜,故曰菜伯、和事。”
我国食葱的历史悠久,在《诗经·小雅·采芝》中就有“朱蒂斯皇,有玱葱珩”的文字,描写玉色翠绿如葱。庄子曾日:“故春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脏。”晋代郭璞作论日:“茖葱生山中,细茎大叶,食之香美于常葱,宜人药用。”说明当时供食用的葱不止一种。《新修本草》云:“人间食葱有二种……一种汉葱,冬即叶枯,食之入药。”《本草纲日》云:“汉葱,一名木葱,其蒸粗硬、故有木名。”
葱不仅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更是中医里的一味治病良药,其葱白也被医圣张仲景纳入散寒通阳的方剂“白通汤”中。
葱白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称葱实,“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为对其功用的最早记载。
《本草纲目》称葱茎白、芤、菜伯、鹿胎。葱白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微、厥逆等。
《滇南本草》曰:“葱白,味辛,性温。入手太阴经,入足阳明经,引诸药游于四经,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阴阳之气。”
中药葱白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近根部的鳞茎,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表散结之功效。如《肘后备急方》中的葱豉汤、《通俗伤寒论》香苏葱豉汤、《外台秘要》葱白七味饮、《和剂局方》柴胡葱白四物汤等,都用了葱白发汗解表的功效。
生活妙用-防治风寒感冒
如果不慎得了风寒感冒,初期症状为恶寒、鼻塞、流清涕,可用连须葱白、生姜、红糖适量,水煎服;或取葱白3-5根、淡豆豉10-20克,为葱豉汤(《肘后备急方》),水煎服;当伴随咳嗽时,可用葱白1根、梨1个、白糖30克一起水煎,吃葱、梨,喝汤。
如今,虽然很多人对中医药不甚了解,甚至以“是药三分毒”认为中药都是有毒有害,但中医药在我国历史发展中,不论你信或不信,它都一直存在,也已深入到国人的日常餐饮文化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