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渊,流浊涕的鼻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鼻渊,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亦有“脑漏”、“脑砂”、“脑崩”、“脑渊”之称。一般西医学多确诊为急慢性鼻窦炎。长期持续存在鼻塞症状,会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和休息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和困扰。严重的会出现呼吸通气费力、睡眠时容易打呼噜以及长期张口呼吸的情况;引发头部昏沉、头痛等情况发生,导致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也可能会出现进一步导致咽喉部慢性炎症的状况,部分患者还会进一步引起急性中耳炎或者分泌性中耳炎等。
一、鼻渊的原因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渊似当责之于肺。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且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所以,治疗鼻渊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鼻渊的产生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加上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侵袭,久而化热,邪热循经上蒸,犯及鼻窍;或胆经炎热,随经上犯,蒸灼鼻窍;或脾胃湿热,循胃经上扰等引起,往往缠绵难愈。其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
二、鼻渊的中医辩证
1.肺经风热
主要表现为鼻塞,鼻涕量多而白黏或黄稠,嗅觉减退,头痛,鼻黏膜红肿,尤以中鼻甲为甚,中鼻道或嗅沟可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可兼有发热恶寒,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浮。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方选银翘散加减。饮食上宜用桑叶、薄荷、菊花等疏风散热的食物。
2.胆腑郁热
常表现为脓涕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腥臭味,鼻塞,嗅觉减退,头痛剧烈,鼻黏膜红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可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潴留,头额、眉棱骨或颌面部可有叩痛或压痛,可兼有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目赤,寐少梦多,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治以清泄胆热、利湿通窍,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饮食上宜用栀子、茵陈、苦瓜等清热利胆的食物。
3.脾胃湿热
多表现为鼻涕黄浊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减退,鼻黏膜肿胀,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头昏闷或重胀,倦怠乏力,胸脘痞闷,纳呆食少,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化浊通窍,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饮食上宜用陈皮、茯苓等健脾化痰的食物。
4.肺气虚寒
常表现为鼻涕黏白量多,稍遇风冷则鼻塞,嗅觉减退,鼻黏膜淡红肿胀,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可见有黏性分泌物,头昏头胀,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苍白,自汗畏风,咳嗽痰多;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以温补肺脏、益气通窍,方选温肺止流丹加减。饮食上宜用黄芪、红枣、白术等温肺固表的食物。
5.脾虚湿困
鼻涕白黏而量多,嗅觉减退,鼻塞较重,鼻黏膜淡红,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变,中鼻道、嗅沟或鼻底见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潴留,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脘腹胀满,肢困乏力,面色萎黄,头昏重,或头闷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利湿、益气通窍,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饮食上宜用茯苓、山药、白术、薄荷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的非遗课程《天师府祝由医学》《筋骨疼痛针药治疗专科》《古传中医全科》中都有调理脏腑功能,缓解鼻渊症状,提机体免疫力的独门秘技,或针灸、或用药、或祝由,总有一款能帮助到您,若感兴趣,可关注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的教学安排及报名通知。
三、鼻渊的预防调护
1.日常护理
(1)要保持鼻腔卫生,可用温盐水清洗鼻子。
(2)可吸入热的蒸汽,有助鼻窦通畅。
(3)可用热毛巾覆盖眼眶周围及面颊部,减轻鼻窦疼痛。
(4)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烟酒。
(5)多休息,合理的休息有助于身体免疫力的提高,促进炎症消退。
2.鼻渊预防
(1)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强大的免疫系统功能。
(2)及时彻底治疗感冒鼻塞、哮喘及邻近器官(如牙病)的疾病,避免急性发病引起鼻窦感染。
(3)腔内有分泌物时要轻柔的擤鼻涕,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用力过大。
(4)游泳时避免跳水和呛水,避免带有细菌等污染物的水进入鼻窦引发鼻窦感染。
(5)清淡饮食,保证营养,保持大便畅通。
总之,中医治疗鼻渊需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辩证治疗,同时配合合理的饮食疗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达到最佳效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