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水果——猕猴桃
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因猕猴喜食故有名,亦有说因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猕猴桃是中国原产水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上就有相关记载。
唐代药书《本草拾遗》记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变白,野鸡内痔病,调中下气等等”,猕猴桃不仅营养丰富全面,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一、猕猴桃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维生素。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62mg/100g,远高于苹果、橙子等水果。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身体多余的自由基,还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维持皮肤形态、保护牙龈有重要作用。另外,猕猴桃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维生素K可以促进钙沉积于骨骼当中,有利于骨骼的健康。
2、缓解便秘。从营养成分来看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但也要注意适量,突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量,会产生腹痛、胀气等现象。
3、药用功效。猕猴桃味酸、甘,性寒;归胃、肝、肾经。具有解热,止渴,健胃,通淋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主治:能止暴渴,解烦热,压丹石泌尿系统疾病、结石、排尿不畅;可调中下气,治骨关节疾病、瘫痪。但长年食用太多,令人脏腑寒气太重而导致腹泻。”
4、全身是宝。猕猴桃除了果实外,《本草纲目》还记载:“藤中汁,和生姜汁服后,治反胃;枝叶,主治杀虫。煮汁饲狗,疗寄生虫。”
二、猕猴桃的养生食疗
1、猕猴桃汁
材料:猕猴桃、蜂蜜。
做法:选用成熟猕猴桃,去掉果皮,将果肉切成块直接放到榨汁机中,放少量纯净水,榨成果汁后可加适量蜂蜜调味。
用法:现榨现喝。
功效:促消化、止渴解烦热。
2、猕猴桃果酱
材料:猕猴桃、白糖。
做法:选用成熟猕猴桃去皮切碎,锅内加水、白糖,煮沸后加入切碎的猕猴桃,小火熬至粘稠后关火,装入无水无油的密封罐中,放冰箱冷藏。
用法:可冲水饮用。
功效:养胃。
3、猕猴桃粥
材料:猕猴桃、大米、冰糖。
做法:将猕猴桃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煮至浓稠时加入切好的猕猴桃小块,再稍煮一会,粥成可加适量冰糖调味。
用法:温热不烫即可食用。
功效:解除烦热、调中下气。
三、猕猴桃的食用宜忌
1、猕猴桃性寒,脾胃虚寒者慎食。
2、未成熟的猕猴桃味道酸涩,宜引起口腔、胃肠道不适,建议待其成熟后食用。
3、比较硬的猕猴桃可以在室温下跟苹果、香蕉混合存放,可促使猕猴桃变软、变甜。
4、如果猕猴桃已经稍微有些软,建议放入冰箱冷藏,以延长保存期限,也能更好的保留维生素C。
5、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不宜与牛奶等乳制品同食,同食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6、猕猴桃含有草酸,肾结石患者要少吃或者不吃。同时,猕猴桃属于高钾水果,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引发高钾血症或尿毒症。
7、猕猴桃属于低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糖尿病人群可适当食用,当然也不能过量。
猕猴桃是秋季时令水果,又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适量食用能够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促消化、解烦热口渴,但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负担。同时,水果不能代替主食,过量吃也会变胖!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