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水果——猕猴桃
猕猴桃为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因猕猴喜食故有名,亦有说因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猕猴桃是中国原产水果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上就有相关记载。
唐代药书《本草拾遗》记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变白,野鸡内痔病,调中下气等等”,猕猴桃不仅营养丰富全面,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一、猕猴桃的功效与作用
1、补充维生素。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62mg/100g,远高于苹果、橙子等水果。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身体多余的自由基,还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维持皮肤形态、保护牙龈有重要作用。另外,猕猴桃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维生素K可以促进钙沉积于骨骼当中,有利于骨骼的健康。
2、缓解便秘。从营养成分来看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但也要注意适量,突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量,会产生腹痛、胀气等现象。
3、药用功效。猕猴桃味酸、甘,性寒;归胃、肝、肾经。具有解热,止渴,健胃,通淋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主治:能止暴渴,解烦热,压丹石泌尿系统疾病、结石、排尿不畅;可调中下气,治骨关节疾病、瘫痪。但长年食用太多,令人脏腑寒气太重而导致腹泻。”
4、全身是宝。猕猴桃除了果实外,《本草纲目》还记载:“藤中汁,和生姜汁服后,治反胃;枝叶,主治杀虫。煮汁饲狗,疗寄生虫。”
二、猕猴桃的养生食疗
1、猕猴桃汁
材料:猕猴桃、蜂蜜。
做法:选用成熟猕猴桃,去掉果皮,将果肉切成块直接放到榨汁机中,放少量纯净水,榨成果汁后可加适量蜂蜜调味。
用法:现榨现喝。
功效:促消化、止渴解烦热。
2、猕猴桃果酱
材料:猕猴桃、白糖。
做法:选用成熟猕猴桃去皮切碎,锅内加水、白糖,煮沸后加入切碎的猕猴桃,小火熬至粘稠后关火,装入无水无油的密封罐中,放冰箱冷藏。
用法:可冲水饮用。
功效:养胃。
3、猕猴桃粥
材料:猕猴桃、大米、冰糖。
做法:将猕猴桃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粥,煮至浓稠时加入切好的猕猴桃小块,再稍煮一会,粥成可加适量冰糖调味。
用法:温热不烫即可食用。
功效:解除烦热、调中下气。
三、猕猴桃的食用宜忌
1、猕猴桃性寒,脾胃虚寒者慎食。
2、未成熟的猕猴桃味道酸涩,宜引起口腔、胃肠道不适,建议待其成熟后食用。
3、比较硬的猕猴桃可以在室温下跟苹果、香蕉混合存放,可促使猕猴桃变软、变甜。
4、如果猕猴桃已经稍微有些软,建议放入冰箱冷藏,以延长保存期限,也能更好的保留维生素C。
5、猕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不宜与牛奶等乳制品同食,同食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6、猕猴桃含有草酸,肾结石患者要少吃或者不吃。同时,猕猴桃属于高钾水果,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引发高钾血症或尿毒症。
7、猕猴桃属于低GI(血糖生成指数)水果,糖尿病人群可适当食用,当然也不能过量。
猕猴桃是秋季时令水果,又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适量食用能够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还能促消化、解烦热口渴,但过量食用会增加肠胃负担。同时,水果不能代替主食,过量吃也会变胖!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在面临压力、悲伤、沮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叹气。有一种说法,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甚至还有人说“一叹穷三年”,有道理吗?经常唉声叹气,反映出一种相对消极的心态,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生活状态,以及面对问题时的看法和选
-
道医健康学堂:春季养肝护眼正当时
随着清明节气已过,春天的氛围已越来越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青草吐翠,树木染绿,鲜花盛开,气温的回升也使人感觉到温暖,而就在这本应让人心情舒畅的季节中,却有不少人面临着眼部的疾病,如眼睛干涩、红肿胀痛、异物感、迎风流泪等,春季似乎成为了各类
-
夏至一阴生,当饮姜茶,切勿做这三件事!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淥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一诗,言明了夏至的气候。夏至节气十五天,每五日一候,有三候,分别是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鹿角脱落,蝉蜕上树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道医教你四时养生——秋养肺
立秋,标志着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秋天已经来临。《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秋季养生保健对于调节身体状态,积蓄能量做好过冬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秋季养生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个方面呢?关于这个问题,
-
“三高”人群夏季养生有讲究
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做好夏季保健,对安度盛夏尤为重要。冷食不过贪。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湿邪困脾,伤及胃阳,亦能阻碍阳气的外达。湿邪困脾会出现倦怠乏力、四肢发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