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医点穴法的取穴思路
“上病下治、左病右治”是传统医学的重要治疗思路,也是道医点穴时取穴的重要遵循,在实践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何谓“上病下治、左病右治”?
《素问》曰:“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灵枢》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这两段话可以简要翻译为:身体的上部有病时,可在下部取穴。下部有病时,可在上部取穴。身体左边有病,可在右边取穴治疗,身体右侧有病,可在左侧取穴治疗,也可以理解为“对称治疗”原则。
如何运用“上病下治、左病右治”?
笼统地讲“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对于初学医术的人而言比较抽象,容易抓不住要点而无所适从。下面我们以针灸学中的一段要诀—“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内关谋”为例,帮助大家拓展思维,理解这一重要原则。
肚腹三里留:患处在“肚腹”,可以选择“足三里”来治疗。比如胃病,点穴足三里会有很好的效果。肚腹在我们人体的中焦,如果把腿单独看成一个整体,膝盖周围这一范围则是中焦,“肚腹”的病,我们取穴可以考虑这一范围。足三里就在此范围,且是阳明胃经,因此治疗胃病很好。如果把手臂看成一个整体的话,肘关节附近也是中焦,那么胃病选择曲池也是很好的,曲池也是阳明经(手阳明大肠经),肘关节附近其他穴位也可以取穴。
腰背委中求:腰背也大致在中焦位置,背部循行的经络除了督脉居正中,两侧循行的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而委中穴也是腿部中焦位置,且也属于足太阳经。同样的,肘部附近的其他穴位也是可以考虑的,比如小海穴,位于手臂的中焦位置,且在手太阳经上。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内关谋:双手合十,把手臂看成人体,双手看成头部,大拇指一侧看成正面,那么合谷穴是不是对应的“面口”呢?手腕周围看成是颈部,内关附近看成胸部位置。同样的,双腿也这样对应一下,太冲对应合谷,三阴交对应内关。以此类推,颈部的病,可以选择列缺及其他手腕、脚腕附近的穴位。治疗面口、头部疾病,可以选择太冲穴、合谷穴。心胸的疾病,可以找内关及三阴交附近的穴位。
根据上面所述,我们在日常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这一治则,比如患处在足跟,我们可以选择对侧的手部大陵穴附近点穴,或者另一只脚的足跟点穴。患处在小腿三阴交附近,我们可以取对侧的手臂内关附近点穴,或者另一侧的三阴交处点穴。腰痛偏左侧一点,我们可以取右腿委中穴及附近进行点穴,反之,选右侧。那么,左腿膝盖有病,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右侧肘关节附近的穴位呢?由此可见,口诀不需要死记硬背,如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且能拓展点穴思路。
对于学习过天师府祝由医学的学员来说,选好穴位后,运用点穴术会大大增强治病的效果。希望大家能够多加运用,让道医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社会。
华楷整理
返回列表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