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道医传你驻颜术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仿佛古往今来谈到容颜易逝人们总会带有一丝无奈又悲情的底色。人禀天地五运六气而生五脏六腑,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饥饱逸劳等皆可使阴阳之气偏,先天真气亦随之耗散,自然免不了生老病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不否认内在比外表更重要,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倘若真的有简便易行的驻颜之术,何乐而不为?道家重今生,贵生恶死。“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身难得,正法难闻。道家通过道法自然地修炼可以达到“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境界。虽然道家高人多是和光同尘,“深藏功与名”,历史上仍不乏得道成仙、白日飞升的记载,鹤发童颜、返老还童的记载也有很多。

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会映射到外在,年老色衰其实是脏腑内在问题的体现。如头发,发为“血之余,肾之华”,心生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所以头发是人体气血盈亏的重要体现,与心、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如面部,“心之华在面,肺之充在皮”,心生血,肺主气,气血旺盛才会皮肤细腻、容光焕发。可见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之一身不外乎气血阴阳,脏腑经络之间息息相关、环环相扣。单纯外用的美容养颜药物很难从根本上调理内在脏腑经络,往往是昙花一现,甚至会揠苗助长。
若能保持元真通畅、五脏安和定然可以减缓衰老,延年益寿。道家驻颜术通过点穴按摩或艾灸特定穴位组合,可以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持之以恒定见奇效:
1、乌发生发:病患部位、百会、风池、肾俞、足三里

2、祛皱美白:阳白、太阳、肺俞、肾俞、脾俞、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合谷、小肠俞、大肠俞、外关、气海、关元

3、祛斑养颜 :关元、三阴交、期门、太冲、颊车、颧髎、曲池、二白

以上配穴,根据个人情况需要,每日选穴3-4个,艾灸40-60分钟,用点穴工具或手指远端指腹点按穴位30-45分钟,配合医圣道医点穴引气之法效果更佳。
时光匆匆,当有一天发觉岁月并未在自己身上留下过多痕迹,仍然身手矫健、神情气爽,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会不会感慨一句:人间值得?
返回列表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