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节
农历八月,正是夏季养生的好时机。也许你还不知道,八月初一也是一个不太被人关注的传统节日——天医节(又称天灸节)。
历史渊源
《潜居录》记载:“八月朔。古人以此日为天医节,祭黄帝、歧伯。”唐宋时代便已有天医节。《通鉴外记》云:“(黄)帝以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寒暑荡之于外,喜怒攻之于内,夭昏凶札,君民代有,乃上穷下际,察五色,立五运,洞性命,纪阴阳,咨于岐伯而作《内经》,夏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脉;巫彭、桐君处方饵,而人得以尽年”。
《帝王世纪》:“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治医病,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传说正是岐伯同黄帝合著了医书《黄帝内经》,从而开辟了中医著述之先河,也逐渐有医术流传,故而后人将中医术又称为“岐黄术”。岐伯不仅是上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也被尊为“华夏中医始祖”、“医圣”。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一般认为他是陕西岐山人。宋《路史》:“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故而天医节最早便是由祭黄帝、歧伯开始。
自元代以来,官府也有天医节祭祀的记录。元成宗元贞元年初,朝廷命令各郡县祭祀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另外附祭黄帝的大臣俞附(上古医家,相传擅长外科手术)及其以下姓名见载于医书的十人,由地方官每年春秋两个季节组织祭祀活动,并由医师主持。
清代的制度中,京师太医院设有景惠殿,其中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并把歧伯、俞跄、伯高、少师、雷公、伊尹、淳于意、扁鹊、张机、华佗、王叔和、葛洪、孙思邈等人作为附祭。各省都有天医庙,都要在每年春冬仲月上甲日,派遣官员前去祭祀。
随着历史的逐渐发展,天医节便是祭祀对医学做出过卓越贡献,已上天成仙的诸位前辈先贤的节日,也是人们对除病消灾的美好愿景。因而天医节的习俗主要与医药健康有关。
民间习俗
早在南北朝时期,汉族民间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风俗。
在山东民间,人们会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墨研磨成汁,使筷子沾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谓之“点百病”,多流行于鲁北和胶东地区。
临朐一带,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储存起来,传说这是龙的汗水,用来做饭可以医治百病。日出前用一块洁净的布到豆地里采露水,把露水和老桃叶一起放到锅里,以破布鞋底为燃料,将桃叶熬成汁,捞出渣子,再将汁熬成稠糊,这就是桃叶膏。桃叶膏治疗腹中郁积病,十分有效。
自古中医除了方剂、针灸、金石、推拿、按摩之外,还有禳星延寿,驱邪治病等方法,其中最神奇最著名的便是祝由术。
祝由术
古时“灵”字是由“靈”简化而来。底下一个巫,通过念咒语、动嘴来与天地沟通,这种仪式古代称为祝由,即以符咒治病。《天医祝由科流传奥旨》云:“上古先贤流传法家十三科,内载此科,乃轩辕秘制符篆五十八字。并各祖秘典,治疗男女内外小儿诸般疾病,驱邪缚魅等患”。
我们的“天师府祝由医学”又称“萨祖道医法”其中包含60类内病外伤的治疗方法,33类常见疑难症,6种治病通用禁咒术,适用治疗的病患群体十分广泛。最关键的是简单易学,好操作,无需任何医学基础。
让我们在纪念那些医学界先贤的同时,一起来走进医学,了解医学、学习医学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