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幽洞微,召神御鬼——道教手诀
道教的道法包罗万千,民间常说道士会“掐诀念咒”,与更被人们熟悉的念咒一样,掐诀也是道士的必备技能,日常修行与施展道法都离不开各种手诀。那什么是掐诀呢?
掐诀即是手诀,属于道法行持的基本“形体动作”,又称握诀、捻诀、法诀、神诀、诀目等,简称为诀。所谓诀者,实际上是指在手指上掐定某位,或者手指间结成某个固定的姿势。
手诀继承于古代的气禁之术,经过逐步发展和完善,乃成为具有特殊魅力的道教秘法,在道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有道门中人才能深刻体会。
手诀为何能沟通天地
《道法会元》卷一百六十一中云:“诀目者,生于于神机而运化,修仙炼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之于此”。又云:“祖师心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
手诀看起来就是普通的手势,如何做到沟通天地的?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万物皆源于道,“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身是一小宇宙,与大宇宙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可以通过特定的方式,如师徒传承,来加强“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之气皆集于人之手掌,手是便于人与天地沟通的重要渠道,掐诀则是可以通神达灵的肢体语言。
手诀如此玄妙,正是基于天人相应的原理,如《黄帝阴符经》云:“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所以通过手诀以修仙炼真、召神御鬼,不仅经得起实践检验,而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手诀的基本组成要素
手诀的基本组成要素是诀文,又称诀目。诀文是指在掌指上的某一固定部位,象征诸天星斗、十天干、十二地支、九宫八卦、二十八宿等。
由于古人常用这些概念来象征宇宙中天象的运行以及万物的造化,故通过掐诀结印,在手掌上形成了一个浓缩的宇宙全景,可谓是“天地都在一掌中”。简单的诀只掐一个诀文即可,复杂的诀则由诀文与手指动作共同组成,要同时或依次掐多个诀文,有时还要加上各指和指掌间的交结,甚至双手并用。
萨祖《雷说》中就有关于手诀的记述:“惟依此符篆咒诀简要之文,不在遍参广览”,其中的“诀”应当就是指手诀。文中还具体举例说明某些诀文的作用:“且如肝气通左目,诀用卯文,取东气行事。心气通口,诀用午文,取南气行事......”本门天师府祝由医学传承自萨祖,其中也涉及到了诀文的妙用。
道教庞大的手诀体系
手诀有着特定的内涵与名称,道教在修炼、行符、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施禁、收邪、治病、祈禳等的各个环节都要掐相应的诀。因此,道教手诀体系极为庞大,每一道派都会绘成诀谱,只在本门内授受。
但道教门派也有很多通用手诀,主要分为神仙谱系手诀和特殊目的手诀。
道教的神谱亦是非常庞大,但就通用行法而言,经常要涉及到的有尊神、祖师和神将三大类。尊神类诀,比较常见的有玉清诀、上清诀、太清诀、玉皇诀等。祖师类诀,是代表本派祖师,道教派系众多,很难讲清楚。道教神明众多,代表神将的诀目数量也很多,如灵官诀、雷霆元帅诀等。
至于特殊目的诀,就更多了。因治病、驱邪、炼度、禳灾的法术门类繁多,相应的诀目也就数量繁杂,难以一一列明。
道教手诀中,用得最多、名气最大的当属剑诀。剑诀代表了法师手持宝剑,号令鬼神以及虚空画符时常要用到。剑诀在民间影响也颇为广泛,连金庸小说中描述的一些武林高手也“手捏剑诀”。
变化多端的手诀大有深意,而手诀如何与符、咒、步、存想等相配合,自古以来鲜为道外人所知,唯有得明师真传者方能做到“以手通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