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个道士朋友,是怎样的体验?
提起道士,很多人都觉得这类群体很神秘,以为他们生活得逍遥自在,或出没于道观,或修行在深山,反正很少公开在大众面前传教。
“人行大道,号曰道士”,道士是信仰道教并体悟大道之人,不一定长期住观,隐居在深山老林的道士也是极少数。道教门派主要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其中全真派为出家道士,男女皆蓄发、住观;正一派不要求蓄发,可结婚、吃荤。大部分正一道士不住观,而是“大隐隐于市”,他们从事着各行各业,不轻易向外人透露道士身份,不穿道袍时看起来与平常人毫无二致。你以为不认识道士,而道士可能就在身边。
越是神秘的事情越令人向往,如果身边有个道士朋友,是怎样的体验?
行走的玄学百科全书。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最接近者,可能就是道士,他们在传统文化方面学问广博,因此又被称为“行走的玄学百科全书”。关于各类道教问题、玄学问题,如“真的有神仙吗”、“法术为什么会灵验”,道士都知道为什么。一些乐于科普的学术型道士,不仅能告知答案,还可以溯本求源地娓娓道来。通过他们的答疑解惑,满足提问者求知欲与好奇心的同时,还能令人开阔思维,了解到不一样的世界,甚至颠覆三观。
神秘道术的掌握者。道门以五术“山医命相卜”闻名于世,“山”包括食饵、筑基、玄典、拳法、符咒等,“医”即道医之术,至于“命相卜”更是为人所熟知。掌握这五种技能的道士,基本上可以提供“生老病死”一条龙服务。虽说不同门派所擅长的道术不同,一般道士至少懂得一两种,即便只懂一两种,也可以应对日常所需。如果身边有擅长这些技能的道士朋友,求医问卜非常方便,关键时刻可以指点迷津,不用担心被骗。
内心清净,处事洒脱。“道法自然”不仅仅是道教的一句口头语,也是道士的行为准则。道士的终极目标是得道成仙,他们认为平生经历的种种不过是修行中的考验。所以与道士做朋友会发觉,他们对世界看得比较透彻,内心清净,处事洒脱,不媚俗,不从众,不会因生活琐事郁结于胸,仿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值得信赖,有安全感。道士作为有信仰的群体,他们不仅受戒律约束,对自身道德水准要求也很高。道士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原则,不会卖友求荣,更不会落井下石。虽然有些道士看起来高冷,好像不容易相处,其实不论何种外表之下,都藏着一颗慈悲之心。所以,真正的道士品行高尚,值得信赖,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可以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或在道观,或在江湖,无处不是修行。道士对宇宙自然的体悟更加深刻,言谈举止中常发散着“大道”的智慧与魅力,与之相处“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自身修养也会在耳濡目染中渐渐提升,这样的朋友谁不想拥有?倘若有缘,道士的朋友还能受其感染,找到心灵归宿,从此朋友成道友。
如今各路“大师”鱼龙混杂,而真正的道士大多比较低调。如果你身边有道士朋友,请充分尊重和珍惜他们,尽量不要故意触犯他们的禁忌底线,如此才能确保友谊的小船驶向远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