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祖:正本清源,著书传法
提起道教雷法,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道教典籍称雷法有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祷雨、止涝旱等神通。据史料记载,雷法起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金、元时期。自南宋开始,雷法声威赫赫、大行于世,由此逐步衍生出诸多门派,但因为各家对雷法理解运用不同,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加之有不良之徒假雷法之名,行伪法欺骗世人,导致修道之士真假难辨,欲求正法而不得。
在此关键时刻,道教四大天师之一的萨守坚祖师挺身而出,以雷法正统的身份对种种乱象进行驳斥:“今人多假此以求售,侵坏正法,眩惑世人,奸巧其心,邪秽其行,即此可知其不足行法矣,又其甚者,大可伤叹。夫雷之声,何所别耶。今之学者,分姓立名,各开户牖,有所谓之某雷,有法为之某法,纷纷不根,皆饰欺之论也”。
为何萨祖师能够给雷法正本清源呢?这与祖师成道经历密切相关。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四记载,“萨真人名守坚……闻江南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及林、王二侍宸道法之高,欲求学法,出蜀至陕,行囊已尽。方坐石闷,忽见三道人来……一道人云: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吾有一法相授,日问可以自给。遂授以呎枣之术。……一道人云:吾亦有一法相授。与之棕扇一柄,曰:有病者则煽之,即愈。一道人云:吾亦有一法相授,乃雷法也。萨拜而受之,用之皆验。”由此可见萨祖得三师所授,雷法也是其中之一。其后萨祖师云游四方、行法济世,多次显示出在雷法上的成就,最著名的就是萨祖雷火焚庙,引出庙神王灵官暗中跟随萨祖师察过十二年,最终被折服而拜师的典故。
面对日益芜杂的雷法理论,萨祖师坚持所修正统雷法传承,著《雷说》等典籍以正视听,强调“学者无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夫五行根于二炁,二炁分而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炁,运五行之炁为五雷,则雷法乃先天之道,雷法乃在我之神,以炁合炁,以神合神,岂不如响斯答耶!”
萨祖师主张内炼、符箓兼修,内炼为外用符箓之本。《雷说》云:“行先天大道之法,遣自己元神之将,谓之法也。”当达到感通神灵的境界,符箓咒诀等就都不重要了,其《内天罡诀法》有诗云:“一点灵光便是符,时人枉费墨和硃,上士得之勤秘守,飞仙也只在工夫。”雷法为自身具足,学法者应无求于他,“夫人之一身,二炁五行之精而己,圣贤设为法以卫民。证诸于己,大抵法本诸道,道源诸心。能以吾之精神,融会一炁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适量五行之造化,则道法妙矣”,“会此之道,参此之理,则二炁不在二炁,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为风,运而为雷,嘘而为云,呵而为雨,千变万化,千态万状,种种皆心内物质之”。这些重要论述,有力澄清了雷法之真谛,让种种伪法无所遁形,得到了道教内部的充分肯定,使当时修行界的风气为之一清。
萨祖师著《雷说》、《续风雨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重要理论,对雷法流传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也为后世之人修习雷法提供了化繁为简、直指大道方便法门,正可谓功德无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