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医院眼科主任——归正派法王真人王焘和《外台秘要》
其实天庭也有个医院,称为天医院。根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说:“上清天医院”内共下辖有天医十三科。其中的眼科主任就是归正派法王真人——王焘。
一、出身很显赫
王焘,唐代大医家,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他出身官宦世家,家族在唐初显赫一时,他的祖父王珪与房玄龄、杜如诲、魏征齐名,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他的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女南平公主。他的两个儿子也都做了官,大儿子是大理寺少卿,次子担任了苏州刺使。王焘自己也担任过地方要员,曾任徐州司马和邺郡太守。
因为自幼体弱多病,王焘便常与中医中药打交道,后来他的母亲身患疾病,于是便钻研医学,以医治其母亲的疾患,后来他到当时的唐朝皇家图书馆——弘文馆任职。并在此度过了20年的时光,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系统阅读了大量的医书,其中仅古方就有五、六十家之多。这为他写作、编撰、整理《外台秘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典《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全书共四十卷。涵盖内科病、五官病、瘿瘤、瘰疬、痈疽、二阴病、金疮、恶疾、妇人病、小儿病、乳石、明堂灸法、虫兽伤及畜疾等,秩序井然。
本书成书于公元752年,书中收载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学著作,其医论部分基本上是在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的基础上阐述发展起来的。医方部分选《千金要方》最多,其余所选各书,均注明书名卷第。全书载方6000有余,是我国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书中博采名家方论甚多,不少早已散佚的医药著作及名家医方,均赖此书当初的选录而被保存了下来,不少医家将此书与《千金要方》相提并论。
《新唐书》,将《外台秘要》称作“世宝”,历代不少医家认为“不观《外台》方,不读《千金》论,则医所见不广,用药不神”,足见该书在医学界地位之高。
三、对中医眼科的贡献
一是首次将“地水火风”理论引入眼科
该理论认为“大眼者,六神之定也,身者,四大所成也。地水火风。阴阳气候,以成人身八尺之体,骨肉肌肤、块然而处,是地大也;血泪膏涕津润之处是水火也;生气温暖,是火大也;举动往来,屈伸俛仰,喘息视瞑,是风大也。四种假合以成人身。”这一理论的引人,对日后八廓学说的产生不无一定影响,后世医家在“地水火风”基础上,加“天雷山泽”,合成八象配八廓,内应相应的脏腑,从而产生了眼科独特的八廊学说。
二是有独特的解剖学见解
其收载的《天竺经·论眼》中认为“眼根无他,直是水耳”,即眼由水组成。正常情况下“轻膜襄水,圆满精微,皎洁明净,状如宝珠,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阐明了眼的视觉生理,此外还认识到“白睛数有三,设小小犯触无过伤损,但黑睛水膜止有一重,不可轻触。”在解剖学不太发达的古代,对眼的解剖能有如此精确的认识,的确难能可贵。
三是最早提出手术治疗白内障
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用针拔术治疗白内障手术的是《外台秘要》:“眼无所因起,忽然膜膜,不痛不痒、渐渐不明,久历年岁,遂致失明……此宜用金篦诀,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可惜该书未见此手术方法的详细记载。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治疗倒睫的方法“眼中忽有倒眯毛刺眼者,速令一人以镊子摘去之,否则令眼泪多碜痛,若不除之,涂药终无益也。”实践证明这些手术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