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于自然的养生至理
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的供养,所以《内经》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的论述。《周易系辞》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因此,无论是古代养生功法,还是传统医学理论,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聪慧的先人们,发现总结了天体、方位、四时等养生的关系,经过漫长历史的沉积,最终成为道家养生学的基本遵循。
东方青龙星群有磅礴之势,象征一年之春,使万物复苏;又如黎明之晨曦,充满朝气,蓬勃的晨雾笼罩天空。在五行中东方为木,在人体中为肝脏,开窍于目,主生发,肝与胆相照互为表里,储藏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并掌控筋骨、关节运动,调节精神情志,有御侮抗邪的作用。采青龙之气以补肝,有强肝排毒之效。
西方白虎星群如同金秋,又如夕阳将落,晚霞腾飞,天空放出万道金光照遍天空。在五行中西方为金,在人体中为肺脏,开窍于鼻,主分解化合。肺担负着人体内气与大自然外气的交替循环、吐故纳新,促进阴阳平衡的重任。人通过鼻窍吸入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运化后通过经络再升华,使气运行入脑,对大脑进行气清洗,维持正常工作。采白虎之气以补肺,有养肺祛病之效。
南方朱雀星群有雄壮阳刚之象,如夏之烈日,正午的阳光,普照大地,在五行中南方为火,在人体中为心脏,开窍于舌,主运血。心脏是人体的活动中心,五官七窍、筋骨皮毛的血脉必都在心脏的主宰下活动,血为营养运输的工具,把血中的生命之水与气输送到各处。采朱雀之气以补心,有强心补阳之效。
北方玄武星群如冬天的阳光驱寒送暖,又如寂静之夜幕,使万物进入休眠,养精蓄锐。在五行中北方为水,在人体中为肾,开窍于耳,为生育之源,主骨,生髓。肾为生命根本,肾气旺盛,则精满气足,大脑的生命气源充足,反应灵敏,动作灵活。采玄武之气以补肾,有补益先天本原之效。
中央北斗七星照耀天地,上下连动,建立功德,如地球上的海洋、山野、一年四季。如风、雷、水、火、山、泽相荡不止,养育万物。又如阳光变化不停,使大千世界妙幻无穷。在五行之中为土,在人体为脾胃,开窍于舌,主运化。脾胃互为表里,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营血化生之源。采宇宙的中正之气,有补益后天中气之效。
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道家还总结出“以音养生”的功法。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中提出,以音调养脏腑的对应关系为:心→呵、肝→嘘、肺→呬、脾→呼、肾→吹、胆→唏,以吐纳为主。陶弘景《养生延命录》记载:“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都是通过“扬眉吐气”达到“声到病除”的目的。
又如道家五雷功法,源于河洛,理通易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将语声与采四象五行之气、星空二十八宿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结合起来,修行时通过摹仿雷声,振动五脏、六腑、七窍,开通拓宽经脉,清除体内沉积物质,保障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目的。
综上所述,养生至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承,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探索求证。作为道医爱好者、传播者,更应该在修行和治病救人中体悟奥妙,不断深化认知理解,如此则修行养生必将事半而功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