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于自然的养生至理
古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的供养,所以《内经》有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的论述。《周易系辞》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因此,无论是古代养生功法,还是传统医学理论,都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聪慧的先人们,发现总结了天体、方位、四时等养生的关系,经过漫长历史的沉积,最终成为道家养生学的基本遵循。
东方青龙星群有磅礴之势,象征一年之春,使万物复苏;又如黎明之晨曦,充满朝气,蓬勃的晨雾笼罩天空。在五行中东方为木,在人体中为肝脏,开窍于目,主生发,肝与胆相照互为表里,储藏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并掌控筋骨、关节运动,调节精神情志,有御侮抗邪的作用。采青龙之气以补肝,有强肝排毒之效。
西方白虎星群如同金秋,又如夕阳将落,晚霞腾飞,天空放出万道金光照遍天空。在五行中西方为金,在人体中为肺脏,开窍于鼻,主分解化合。肺担负着人体内气与大自然外气的交替循环、吐故纳新,促进阴阳平衡的重任。人通过鼻窍吸入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运化后通过经络再升华,使气运行入脑,对大脑进行气清洗,维持正常工作。采白虎之气以补肺,有养肺祛病之效。
南方朱雀星群有雄壮阳刚之象,如夏之烈日,正午的阳光,普照大地,在五行中南方为火,在人体中为心脏,开窍于舌,主运血。心脏是人体的活动中心,五官七窍、筋骨皮毛的血脉必都在心脏的主宰下活动,血为营养运输的工具,把血中的生命之水与气输送到各处。采朱雀之气以补心,有强心补阳之效。
北方玄武星群如冬天的阳光驱寒送暖,又如寂静之夜幕,使万物进入休眠,养精蓄锐。在五行中北方为水,在人体中为肾,开窍于耳,为生育之源,主骨,生髓。肾为生命根本,肾气旺盛,则精满气足,大脑的生命气源充足,反应灵敏,动作灵活。采玄武之气以补肾,有补益先天本原之效。
中央北斗七星照耀天地,上下连动,建立功德,如地球上的海洋、山野、一年四季。如风、雷、水、火、山、泽相荡不止,养育万物。又如阳光变化不停,使大千世界妙幻无穷。在五行之中为土,在人体为脾胃,开窍于舌,主运化。脾胃互为表里,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输布营养精微,升清降浊,为营血化生之源。采宇宙的中正之气,有补益后天中气之效。
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道家还总结出“以音养生”的功法。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中提出,以音调养脏腑的对应关系为:心→呵、肝→嘘、肺→呬、脾→呼、肾→吹、胆→唏,以吐纳为主。陶弘景《养生延命录》记载:“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都是通过“扬眉吐气”达到“声到病除”的目的。
又如道家五雷功法,源于河洛,理通易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将语声与采四象五行之气、星空二十八宿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结合起来,修行时通过摹仿雷声,振动五脏、六腑、七窍,开通拓宽经脉,清除体内沉积物质,保障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目的。
综上所述,养生至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传承,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需要探索求证。作为道医爱好者、传播者,更应该在修行和治病救人中体悟奥妙,不断深化认知理解,如此则修行养生必将事半而功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教是少数聪明人的宗教吗?
有一种说法:“道教是少数聪明人的宗教,信道需要文化素养、需要天赋,道教入门难所学繁杂,所以道教信的人少。”嗣汉天师府道医研究院所开设的课程中也常有人咨询:“我以前从未学过医学、道学、法术,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和基础,更谈不上有学习的天赋,我能学
-
道家修炼之元炁,气功之元气
何谓“元炁”“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宋钅开尹文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干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
-
以医弘道,以道传医 ——张陵天师济世利生往事
翻开中华史书长卷,看到东汉末年时期——也就是令诸葛武侯痛心疾首的那个时代——君庸民困,灾疾频仍。仅载于史料文献中的,较大规模的流行疫病,就达到了平均三年一次。时代呼唤着良医拯救黎民于疾苦,张仲景、华佗、董奉等医学巨擘应世而出,张陵、于吉等道
-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治则”理论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同时也是中医论治思想的一种思维形式。在概念上,有些朋友会将治则与治法混淆,其实治则与治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治则是总纲,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相当于战略;治法是在一定治则的指导下,针对某个具体证候所制定的具体
-
浅述道家服饰——华美道袍
我们去道观烧香拜神或者参加道场法事时,经常见到法师们身着各色华美的道袍,不同的色彩、规制究竟有什么讲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道袍文化。一、道袍的起源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鹙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
-
漫话道教月亮信仰与中秋民俗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所以也称“八月节”、“八月半”;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又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
-
你知道自己几岁吗——如何计算虚岁
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什么是虚岁?虚岁是中国传统的计龄方式,用于计算人出生后经历的年份次序。顾名思义,“虚”是虚假之意。虚岁是中国传统计算年龄的方法,它是以年为单位的,是一种舍小求大的概算方法。古代人以怀孕
-
正本清源弘大道,书成雷说度世人
雷法是道教诸多功法中的重要组成,道教典籍称其有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祷雨、止涝旱等神通。据史料记载,雷法起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金、元时期。自南宋开始,雷法声威赫赫、大行于世,由此逐步衍生出诸多门派,因为各家对雷法的理解运用不同,一时众说
-
从萨祖诗体悟道门戒律
萨天师又称萨真君,是中国道教信仰的尊神,也是公认赫赫有名的四大天师之一。萨天师以道法内炼、苦行修戒著称,不仅道教理论著述颇丰,也善于用诗文来表达自己对道法的理解和对后人的劝解。萨天师《戒律诗》云:道法于身不等闲,思量戒行彻心寒,千年铁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