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医研究院首页
  2. 道医文化

生命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止?《黄帝内经》有答案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课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之道,各种养生理念也层出不穷。很多人喜欢通过运动来强身健体,并将“生命在于运动”视为座右铭,还有一些人持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静止使人长寿”。运动与静止,到底哪个更靠谱?

“生命在于运动”最早由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他一生都十分热爱户外活动,直到80岁高龄时,还和朋友登山看日出。不知从何时起,这句格言逐渐被国人所重视,用于强调生命对体育运动的依赖。“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运动确实是强健身体的基本条件之一,古往今来,不乏原本体弱多病之人,通过运动获得了健康。

乌龟总是一动不动,却寿命惊人,可以活成百上千年。而跑得快的动物,通常寿命比较短,最多不过数十年。还有一些长寿老人,他们喜欢的是读书看报,养花养鸟,也属于喜静少动。因此,有人总结出“静止使人长寿”,这个观点迅速得到大批支持者,懒人也有了不运动的借口。

生命到底在于运动还是静止,其实不必争论,这两种说法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都没有说出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智慧的古人早已看清生命的真相,《黄帝内经》中就蕴含着长寿密码。

凡事过犹不及。“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为万物之灵,人类社会也在飞速发展与进步,不能单纯地以喜欢运动或静止的动物寿命来推测人类寿命。运动或静止都是各有利弊的,很多人因为运动过度导致膝关节损伤和某些病情加重,也有很多人因为懒散不动导致各种疾病。《黄帝内经》总结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由此可见,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不宜太过。

上古道人的养生指南。黄帝请教歧伯为什么上古之人可以有上百岁的寿命,歧伯回答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之人的生活很朴素,没有依赖运动养生,而是“不妄作劳”,也没有追求静止长寿,而是“起居有常”。这样看似简简单单的生活方式才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高级养生,才是合乎“道”的,所以歧伯称他们为“知道者”。

不生病的根本法则。“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生命是形与神的结合体,真正的疾病源头,除了外界的虚邪贼风,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于我们的“神”,所以《黄帝内经》在开篇就告诉了我们不生病的根本法则。如今人们相对容易避开虚邪贼风,因“六淫邪气”生病的人比古代少了很多。与此同时,无处不在的内卷压力、各种过激的情绪、电子产品的诱惑等都在快速消耗人们的精气神,导致更多疾病源于内在。

自律的人才能更健康,按《内经》的观点,想要长命百岁,应以上古道人为师,从饮食、起居等方面约束自己,不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应顺应自身情况与自然法则。养生不但要养身,也要更加注重养神,调畅情志,放松心灵,让内心努力向着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境界进步。《天师府祝由医学》专属的道家内丹养生功法,可以调用祖师先天之气,补充正气,排出病气,调理身心,如果已经学习此功法,坚持修炼,自然也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