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祖修行启示:入真道须发诚心,修至道必行大愿
萨祖本名萨守坚,是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自宋代以来,萨祖道法高深、救度众生的形象深入人心,萨祖信仰广为流传,民间也有许多关于萨祖的传奇故事。
萨祖最初学医,后弃医从道,得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王文卿、林灵素之传承,道参太极,位列先天。探寻萨祖修行事迹可知:入真道当以诚心发愿为先,修至道应以践行大愿为基。
入真道须发诚心
萨祖在《雷说》开篇即写道,大道玄妙,而异人志士邪正交杂,“不遇至人芟繁削冗,指玄示要,虽皓首穷极,吾知其无所入矣,深可痛哉”。
正所谓“任君聪明过颜闵,未遇真师莫强猜”,师徒传承是道教修行的前提,若无真师指引,即便是耗尽一生,也无法入门。自古以来,著书传道者都是真假混淆,导致修道之士真假难辨,往往欲求正法而不得。此外,道法不可轻易传授,萨祖之师告诫其“后有学道之士用心果而信心深者,方可依戒传受”,这也是许多修道之士错失机缘的重要原因。
萨祖能够遇到三位仙师传法,他是怎么做的呢?萨祖自述“余习性清淡,希志神仙。丹经子书,传广万卷。再一披阅,目眩神昏。深欲得人印证,而后诚感天地,悯其勤劳,得遇真师,成就大事。”萨祖立志成为神仙,以至诚之心求学访道,持之以恒,如此“用心果而信心深”才诚感天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一个人以至诚之心发愿,努力坚持不懈,他的心愿终将被回应。所以萨祖入道经历启迪后世修行者,即便尚未遇到真师,也应有真诚祈盼步入道门之愿,坚定道心,勿因一时艰难险阻而迷失自我,勿因心不诚、信不深而错过真师。
修至道必行大愿
《雷说》中记载,三位仙师传道法之后,告诉萨祖成就大道的秘诀“子当利物济人,积功累行,庶得诸天拥护,魔王保迎,易於成就”。萨祖谨遵师训,践行大善之愿——利物济人,积功累行。
萨祖不忘初心,愿力强大。所以《萨天师宝诰》有“施财合药济群生,积行累功修至道”之赞;《启请誓咒》有“常将铁鑵施加持,普施含灵皆得度”之颂。所以萨祖云游至湘潭,见乡民以血食祭祀,才因大善之心以雷火误焚王灵官的庙宇。所以王灵官在上禀玉帝之后跟随萨祖十二年,竟然丝毫没有发现萨祖的过错,并为其所折服,终拜萨祖为师。所以萨祖无私地著书传法,将谆谆教诲写在了《雷说》《续风雨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著作中。所以萨祖法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福百姓无数。
道教历来以积德行善、劝化世人作为基本教义之一,强调修行者要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萨祖成道经历也印证了教义,启迪后世修行弟子,不仅要心怀慈悲,更要脚踏实地去践行大善之愿,只有这样才能证得无上神仙之果。
在修行之路上,我们应当以萨祖为楷模,学习感悟萨祖如何发愿、如何行愿。愿力的能量不可思议,它能令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它能驱动你去抵达真正的理想彼岸,化被动为主动。
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有深宏大愿,但大愿也是需要不断去巩固的。有时候我们一开始发心很勇猛,志向很大,可是慢慢的就退心了,愿望就模糊了,所以也要经常提醒自己,重温愿景,效法祖师。诸多道教祖师都是因发愿、行愿而得成就,当我们与他们成为同行者,何愁得不到加持、护佑,又何惧一切困难、障碍?
拙诗一首,愿与诸位同修共勉:
弃医从道萨仙翁,
得遇三师因至诚。
积功累德行大愿,
位列先天振玄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
表文有什么用?道教法事为什么要升疏上表?做过法事的人都知道,做法事前会有那么一张黄纸,上面写着一堆字,现在也有现成打印好的表文纸,只需要法师填写一些个人信息即可。但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这一张纸的作用,那今天就说说到底什么是表文?是用来做什
-
道教提倡无为、随缘、知足、不争是因为消极吗?
在我国的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道教最为我们熟知的是“道法自然”、“不敢为天下先”、“清静无为”。那么道教所提倡的无为、随缘、知足、不争等等
-
勇身金甲现,威震九天庭 !护法大神王灵官
《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都挡不住他,却被一人拦在了灵霄殿外。双方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此人就是护法天神——王灵官。这也许是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王灵官祖师,其实在《新搜神记》、《列仙全传》等众多书籍中都有关于王灵官的传说。今天我
-
神秘的道法为什么能治病?
数千年来,道教修行者使用符咒禁方水法等为民众治病除疾,是道教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面,也是神仙色彩最为浓厚的一页。对于这些神秘文化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探寻,找出其表象背后隐藏的未知新领域。其实道法之所以能够治病,一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练功时必须一动不动吗,需要注意什么?
医圣道医丹法既是修真养生的根本,又是运用本门道法医术的根基所在,因此,提升丹法内炼水平至关重要。不少弟子、学员反映在丹法修行中如何把握动与静的关系存有疑点,本文就此问题作一阐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提升修行效果。我们知道,练功前第一步需要调身,
-
萨祖《雷说》中蕴含的精气神之秘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所著《雷说》,是道教直指修真成仙大道的重要典籍。全文字数虽然不多,但于修行中的诸多关窍都一一点拨,对后世修真之人特别是萨祖法脉传承弟子而言,每每读来都能新生感悟、获益良多。道教追求长生不死,其最高的境界是“形神俱妙
-
藏在节气里的中医智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古人用廿八个字将一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总结,这就是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对天象、气象、物象以及农事活动进行观察探索后,分析总结出的自然节律变化所产生的规律,
-
来人不用问,真正厉害的道医都是“神算子”
道医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数千年来以其鲜明特色与显著疗效而广受赞誉,在许多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中都有相关的记载描述。宋代之前,道医与中医融和一体发展,宋代之后,道医与中医开始分流。随着经济发展和造纸术、印刷术的改良,书籍的获取更加便利,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