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祖修行启示:入真道须发诚心,修至道必行大愿
萨祖本名萨守坚,是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自宋代以来,萨祖道法高深、救度众生的形象深入人心,萨祖信仰广为流传,民间也有许多关于萨祖的传奇故事。
萨祖最初学医,后弃医从道,得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王文卿、林灵素之传承,道参太极,位列先天。探寻萨祖修行事迹可知:入真道当以诚心发愿为先,修至道应以践行大愿为基。
入真道须发诚心
萨祖在《雷说》开篇即写道,大道玄妙,而异人志士邪正交杂,“不遇至人芟繁削冗,指玄示要,虽皓首穷极,吾知其无所入矣,深可痛哉”。
正所谓“任君聪明过颜闵,未遇真师莫强猜”,师徒传承是道教修行的前提,若无真师指引,即便是耗尽一生,也无法入门。自古以来,著书传道者都是真假混淆,导致修道之士真假难辨,往往欲求正法而不得。此外,道法不可轻易传授,萨祖之师告诫其“后有学道之士用心果而信心深者,方可依戒传受”,这也是许多修道之士错失机缘的重要原因。
萨祖能够遇到三位仙师传法,他是怎么做的呢?萨祖自述“余习性清淡,希志神仙。丹经子书,传广万卷。再一披阅,目眩神昏。深欲得人印证,而后诚感天地,悯其勤劳,得遇真师,成就大事。”萨祖立志成为神仙,以至诚之心求学访道,持之以恒,如此“用心果而信心深”才诚感天地。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一个人以至诚之心发愿,努力坚持不懈,他的心愿终将被回应。所以萨祖入道经历启迪后世修行者,即便尚未遇到真师,也应有真诚祈盼步入道门之愿,坚定道心,勿因一时艰难险阻而迷失自我,勿因心不诚、信不深而错过真师。
修至道必行大愿
《雷说》中记载,三位仙师传道法之后,告诉萨祖成就大道的秘诀“子当利物济人,积功累行,庶得诸天拥护,魔王保迎,易於成就”。萨祖谨遵师训,践行大善之愿——利物济人,积功累行。
萨祖不忘初心,愿力强大。所以《萨天师宝诰》有“施财合药济群生,积行累功修至道”之赞;《启请誓咒》有“常将铁鑵施加持,普施含灵皆得度”之颂。所以萨祖云游至湘潭,见乡民以血食祭祀,才因大善之心以雷火误焚王灵官的庙宇。所以王灵官在上禀玉帝之后跟随萨祖十二年,竟然丝毫没有发现萨祖的过错,并为其所折服,终拜萨祖为师。所以萨祖无私地著书传法,将谆谆教诲写在了《雷说》《续风雨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著作中。所以萨祖法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福百姓无数。
道教历来以积德行善、劝化世人作为基本教义之一,强调修行者要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萨祖成道经历也印证了教义,启迪后世修行弟子,不仅要心怀慈悲,更要脚踏实地去践行大善之愿,只有这样才能证得无上神仙之果。
在修行之路上,我们应当以萨祖为楷模,学习感悟萨祖如何发愿、如何行愿。愿力的能量不可思议,它能令生命焕发出勃勃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它能驱动你去抵达真正的理想彼岸,化被动为主动。
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有深宏大愿,但大愿也是需要不断去巩固的。有时候我们一开始发心很勇猛,志向很大,可是慢慢的就退心了,愿望就模糊了,所以也要经常提醒自己,重温愿景,效法祖师。诸多道教祖师都是因发愿、行愿而得成就,当我们与他们成为同行者,何愁得不到加持、护佑,又何惧一切困难、障碍?
拙诗一首,愿与诸位同修共勉:
弃医从道萨仙翁,
得遇三师因至诚。
积功累德行大愿,
位列先天振玄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