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祈福许愿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香祈福,向神明许愿,是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信仰与文化。而如今,“拜一拜”似乎也成为了年轻人的口头禅与新型交友热门话题。大家带着自己世俗的愿望,来到神明面前“求姻缘”、“求财富”、“求事业高升”、“求一考而过”、“求家人健康平安”等等,希望能在这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求得一分确定性。毕竟上香不用985、上香不卡35岁、上香不问你是否已婚已育,只需要来到神明面前许下愿望,希望能得到神明的帮助。那么什么样的愿望容易实现呢?上香祈福许愿需要遵守哪些礼仪呢?
一、许愿与还愿
(一)许愿
现实中,我们常会看到向神明许愿后,有的人愿望得以实现,对神明心怀感激与敬畏,从此积德行善;有的人愿望不被满足,感觉上当受骗,认为拜神是封建迷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许愿,务必要正心正念。有几种愿望在道教神明面前是不应该许的。一是与神仙做交易不可取,即如果达到某个自私自利的目标,就如何供养神明之类的。二是非分之想不可求,如中大奖,不劳而获之类一些不切实际的愿望。三是违反道德与法律的不可取,如诅咒他人等。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人自然的愿望,但是只喜欢享受美好的结果,却不想付出艰苦的劳动,总想着天上掉馅饼,显然是得不到神明护佑的。因为神仙也是经过艰苦修行与考验,才能得到成仙。道教讲究同气相求,那些以神明为榜样,脚踏实地,积功累德的人,自然更容易得到神仙的护佑。有些人许愿回去豁然开朗,积极学习工作;有些人许愿回去认为会得到神明保佑,而选择继续躺平,那么你认为谁的愿望更容易实现呢?
通常而言,我们可祈愿身体健康、事业发展、家庭幸福等相关愿望,需注意不要提出过高要求。许愿前宜沐浴净身,斋戒净口,关注道观提示的注意事项,心平气和,心存敬意。
(二)还愿
心愿实现后,当时许愿所作承诺皆应兑现。还愿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习惯。如果当时做了具体的承诺,应按承诺履行。比较常见的还愿方式为再次上香向神明表达感恩之情,也可用公益慈善、帮助他人等发善心、结善缘、行善事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
二、三皈九拜礼
道教的三皈九拜礼是道教拜神的最高礼节,一般上香祈福许愿,都用此礼节。当你来到庙观后,进入殿堂面对神像,要身心安静、全身放松、不存妄念。
(一)上香
拿三柱香在烛火上点燃,等火苗自然熄灭或者稍稍摆动熄灭,不要用嘴去吹灭。站在神明面前,将香举在额前,向神明许愿祈福。祈福完成后,作揖三次,开始上香。
用左手上香将香插入香炉,先插中间,再插右边,后插左边,三支香代表是道教的最等级的神仙“三清”。
(二)拜请神明
1. 请神仪程
站着拜三拜,下额内收、舌顶上颚,含胸拔背,弯腰鞠躬的同时拱手。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阴阳手,手掐子午诀。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
2. 拜神仪程
站着拜完后,顺势跪在前面的垫子上,双手保持手型顺势按在垫子上,前额向双手中间靠近,头轻慢的叩三下,与神明沟通。
3. 送神仪程
站起身后,再拜三拜,弯腰鞠躬的同时拱手,感谢神明护佑。
希望大家上香祈福秉持正心正念,获得神明护佑后,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多行善举,回报社会,方能获得真正的圆满。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