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保护神——王灵官
相信各位道家修行的朋友都知道王灵官,也知道灵官法特别的灵验。那这个说法怎么来的呢?
王灵官本姓王,讳善。与萨祖天师缔结盟约,永护正法、扫除邪恶。后萨祖天师功德圆满敕封为帅以后,禀奏上帝,敕封王善为“先天豁落府都天大雷公三五火車灵官”。至此,王灵官的说法就这样传开。道家修行人士则尊称其为“王大元帅”,是上天雷部的三十六元帅之一,是著名的护法帅将。
据说在长春真人丘处机功德圆满飞升上界时,得到玉皇大帝的敕封真人之职。丘真人得到敕封却沉默不语也不赶紧叩谢玉皇大帝的恩德。其反常的表现引得在旁众多仙人的好奇,纷纷询问缘由。
丘真人则长叹回答说,今天他虽然得道飞升,但自知学道不易,虽然苦心坚持但考验重重、困难重重。要么就是居无定所,要么被恶人挟持,要么被世人唾弃,甚至入山访道还有可能被山中的蛇虎猛兽、精妖鬼魅所害,故而念及如此种种,感慨后世道家弟子修行太过艰难。
在场的仙人听后,皆是默然。唯有王灵官出言,日后表示愿意照拂。原话是如此说的:“汝有一分修持,吾有三分感应,汝有三分修持,吾有十分感应,汝若十分修持,吾有处处感应。”
自打王灵官如此说过之后,后世修行之人只要是真心实意修道,均有感验。故而后世弟子为表感谢之心,把王灵官的宝诰列入到每天必修的功课之中,以祈求王灵官法力更加强大,更好地护佑后世弟子,也便于更好地铲邪除恶。
那王灵官到底有多厉害呢?或者说,他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虽然有惩奸除恶之心,但也要有雷霆万钧之力才行啊!
空口白话地直说灵官很厉害,估计大家也没有一个直观的判断。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从侧面评估出王灵官的霸气程度。
那到底是什么角度呢?
王灵官和孙悟空的战斗,是不是很能说明问题?
从《西游记》原著中记载,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之后,又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逃出,失去理智般在天宫上乱打一气。众多天兵天将无一可挡,此时王灵官却出战对上了孙悟空。两人在天上打得难分难舍、胜败难分。
且看原文是如此描述王灵官与孙悟空之战:
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幸有佑圣真君的佐使王灵官执殿。他看大圣纵横,掣金鞭近前挡住道:“泼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这大圣不由分说,举棒就打,那灵官鞭起相迎。两个在灵霄殿前厮浑一处。好杀——
赤胆忠良名誉大,欺天诳上声名坏。一低一好幸相持,豪杰英雄同赌赛。铁棒凶,金鞭快,正直无私怎忍耐?这个是太乙雷声应化尊,那个是齐天大圣猿猴怪。金鞭铁棒两家能,都是神宫仙器械。今日在灵霄宝殿弄威风,各展雄才真可爱。一个欺心要夺斗牛宫,一个竭力匡扶玄圣界。苦争不让显神通,鞭棒往来无胜败。
他两个斗在一处,胜败未分,早有佑圣真君,又差将佐发文到雷府,调三十六员雷将齐来,把大圣围在垓心,各骋凶恶鏖战。
(出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王灵官居然能完全挡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是不是挺厉害。可想而知,要不是王灵官关键时候力挽狂澜,这孙猴子还不得把天宫给彻底掀个天翻地覆。至此,想必大家对王灵官的能力也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
所以,有这么一位武力值爆表又嫉恶如仇的护法神将在日日夜夜守护我们后世修行弟子,大家是不是感觉吃了一颗定心丸?就算有危难降临、考验加身,也更容易坚定信念、固持道心。
作为我们后世弟子,虽然现今修行大概率不会遭遇生命危险,但面对红尘考验,同样需要王灵官护持左右。所以,还等什么呢,王灵官的宝诰赶紧念起来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