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典籍里那些像是汉字,又不像是汉字的符号到底是啥?
我们在翻看道教典籍的时候,有些会在符上见到一些字,迥异于现在我们常见的文字,多是数个字的结合或是某些部首的结合,常见的多为雨字在上,鬼字落地,内包各字或部首;其实这些字通常就是我们说的讳。
一、什么是讳
讳,本有避忌、讳言、隐讳之意。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文字上不能直接书写帝王或所尊崇人物的名号,常采用改字、空字、缺笔等方式避之,所以称为避讳。避讳是中国特有的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有二千多年的。如因唐代避讳“玄宗”、清代避讳“玄烨”等将“玄武”变更“真武”,道经中的“玄元”改成“元元”等。
二、道教密讳的本质
道教的讳又称为密讳,是道教文化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令牌、法印三者构成了与其它宗教文化明显的不同之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那么道教的密讳到底是什么呢,是道教神仙谱系中的天神代号,也可称为天神的符号,本身是某位神明名讳的凝合,讳字即该神明的符号化,在不便直接使用神明名号的时候,就会以该神明所属的秘讳来行事;之所以叫密讳,是因为讳字在古代是比较隐秘地去传承的,多数是言传身教,作为秘法。
三、讳的用法
秘讳的用处还是不可被替代的。科仪法事、书符、法器等都会用到。
道教正一派在举行科仪法事的时候,常涉及到请神招将,法事进行过程中,高功法师变身施法,击令招将,多见法师闭目而摇头晃脑,这可不是随意乱晃的,多半是在以天目虚书某神明秘讳,签定与神将的契约,方才算是完成了整个招将过程,反之,无密讳之签押,则神不就。这就好像,我们在称呼别人的时候,连别人的名字都不知道,被招呼的人自然不会应答是一个道理。
在道教的符中,往往也需要填入主事仙真的秘讳及其它辅助的讳字;另外在各种法器上也多见讳字出现,讳在如神在,加强了法器的威严性和灵性。
总而言之,讳字是道教文化传承的瑰宝,是道士行法演科不可或缺的一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