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仙道贵生”
与世界上其他宗教相比,中国道教是唯一对“长生久视”不懈追求和探讨的宗教,“仙道贵生”思想正是道教修行的重要精义。
众所周知,道教追求长生,追求成仙。道教的修行,很大程度上是对“生”的探讨。由于道教“贵生”,因此在理论上提出:“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人人可以长生,可以成仙人。还提出:有无相生,神形相依,人能“涤除玄览,守雌抱一”,使得“深根固蒂”,就能得到“长生久视之道”。在思想上,道教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提出:“形骸己所自有也,而莫知其心志之所然焉。寿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脩短之能至焉。”所以道教认为:仙之可学,命之可延,诀在乎志,而不在乎贵贱及其它。
道教认为,人之所以轻命早终,是由于用智逐欲,劳动其身,形废神竭,故中道夭而不终。“人欲长久,断情去欲,心意以索,命为反归之。形神合同,固能长久”。《西升经》说:“若能存之以道,纳之以气,气续则命不绝,道在则寿自长,故云不属天地”。人如果知好生而不知有养生之道,知畏死而不知有不死之法,知饮食过度之蓄疾病而不能节肥甘于其口,知极情恣欲之致枯损而不知割怀于所欲者,虽言长生之可得,安能令共得乎!故此主张:内修形神,可延年愈疾;外攘邪恶,可祸害不干。人人行之,人人能健康长寿。也正是由此观念,所以《道藏》把《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列于“天字”第一号首经。该经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重视现实世界,以积极的精神探索“贵生”的方法。道教强调“无为”、“自然”,“无为”是不强为,“自然”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以我之主动精神驾御客观自然,使之为我所用,从而实现“自然之治”、“无为而无不为”。道教认为天地万物是“道”的自然形成。“道”无形、无名、无意识,对万物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万物生所当生,死所当死,是自然形态。道教的内丹术就是根据“道”的自然特性,来寻求驾御自然规律而创立的。陈希夷的《无极图》就是以图形阐发“顺以成人,逆以成仙”的内丹修炼方法。张紫阳在《悟真篇》中说:“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这些都体现了道教逆转乾坤精神。
那么,人究竟能不能夺天地造化之功来返老还童?道教的回答是肯定的。道教内丹炼养认为人的年龄越大,真元越漓;消耗越多,衰老越速。所以在丹法上要把握着生命元素,使之返回到精满、气足、神旺的“三全”生命机能。社会上一般认为道教信仰“修道成仙”是幻想迷信,这是对道教“仙人”概念没弄清。道教虽有五等仙人之说,但通常说的仙人是住世常年的寿星老人,也就是“人仙”。他们可活一百岁、二百岁、或更多岁;他们愿乐人世,认为活够了,才假化飞升,归真仙境。道教认为:“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汉书·艺文志》)。“神仙亦人也,在于修我虚气,勿为世俗所沦折,遂我自然”(《天隐子》)。以上这些引语,通俗地说就是:调动自身的生理机能,使之生化逆转,延缓衰老,得以健康长寿。
道教内丹修行能够袪病健身,调和人体阴阳五行,延年益寿,已为历代践行者所证明。由此可见,道教“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仙道可学,长生可致”等论述,对于现代促进人类整体健康水平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并广泛推广。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