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能活多少岁?
追求健康长生自古以来是人类的最大愿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星是先秦时期的彭祖,在孔广森的《列子·力命篇》中记载:“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近代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中国长寿第一人则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李庆远。他活了256岁,也是世界级超级老寿星。那么人类的寿命究竟应该活多少岁呢?
一、天赋的寿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人可以“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人的寿命可以超过100岁。《尚书·洪范》中也有记载:“一曰寿,年一百二十岁”,即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120岁。
实际情况是,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平均寿命超过73岁。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6.1岁。这说明大部分人都是中途早夭,没有活到我们天赋的寿数。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健康长寿,活到我们的自然寿数呢?二、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上古时人懂得养生之道,适应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妄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度过百岁。
与此同时,道家千百年来也流传下来一些简单易行又卓有成效的养生之术,在此推荐给大家。
叩齿。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坚持每日上下牙齿相叩36次,可坚固牙齿,补益肾气。牙口好自然胃口好,身体健康少病。
吞津。唾为肾之液,中医自古对唾液有很多美称如“金津”、“玉液”等。李时珍曾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所以吞咽唾液有填补肾精的作用。舌抵上颚,津蓄满口,分数次吞咽,晚间进行也有助睡眠。
浴面。人之三百六十络皆上注于面,通过浴面可疏通面部经络。双掌相对,搓热掌心,覆面干洗脸,可使面色红润,青春永驻。
鸣天鼓。邱处机的《颐身集》中描述,“两手掩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枕骨,谓之鸣天鼓”。肾开窍于耳,枕骨处有风池、玉枕等穴,所以每天坚持敲打30-60次,可耳聪目明,头脑清醒。
指腹梳头。以双手为梳,十指指腹从发际前缘向后脑梳,每日100下左右,晨起梳头最好。头为人体阳经汇聚之处,通过指腹梳头,可疏通头部经络,使须发乌黑,改善睡眠。须发不白。
运膏肓。膏肓穴在人体第四胸椎下,脊柱两侧旁开各三寸,是多种疾病最后的转归之处。每日扭转双肩,左右各20次左右,通过运膏肓可起到预防周身疾患的作用。
摩腹。双手相叠,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36次,润肠通便。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活到86岁高龄,他就极其推崇摩腹,曾有诗云“解衣许为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
擦涌泉。以左手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按摩左脚涌泉穴,各100次,于每晚睡前按摩。涌泉穴在足底第二、第三趾缝到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按摩涌泉具有强身补肾,镇静安眠之功效。
白居易的诗中说,“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薄。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只有我们放下对衰老与疾病的畏惧,积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健康养生,才是益寿延年的最好方法。你还有什么健康养生小妙招,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共同分享。
文字整理/华苹返回列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