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究竟能活多少岁?
追求健康长生自古以来是人类的最大愿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长寿之星是先秦时期的彭祖,在孔广森的《列子·力命篇》中记载:“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近代历史中有明确记载的中国长寿第一人则是清末民初的中医药学者李庆远。他活了256岁,也是世界级超级老寿星。那么人类的寿命究竟应该活多少岁呢?
一、天赋的寿数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人可以“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人的寿命可以超过100岁。《尚书·洪范》中也有记载:“一曰寿,年一百二十岁”,即人的自然寿命能达到120岁。
实际情况是,根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平均寿命超过73岁。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6.1岁。这说明大部分人都是中途早夭,没有活到我们天赋的寿数。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健康长寿,活到我们的自然寿数呢?二、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说上古时人懂得养生之道,适应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妄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度过百岁。
与此同时,道家千百年来也流传下来一些简单易行又卓有成效的养生之术,在此推荐给大家。
叩齿。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坚持每日上下牙齿相叩36次,可坚固牙齿,补益肾气。牙口好自然胃口好,身体健康少病。
吞津。唾为肾之液,中医自古对唾液有很多美称如“金津”、“玉液”等。李时珍曾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所以吞咽唾液有填补肾精的作用。舌抵上颚,津蓄满口,分数次吞咽,晚间进行也有助睡眠。
浴面。人之三百六十络皆上注于面,通过浴面可疏通面部经络。双掌相对,搓热掌心,覆面干洗脸,可使面色红润,青春永驻。
鸣天鼓。邱处机的《颐身集》中描述,“两手掩耳,以第二指压中指上,用第二指弹脑后枕骨,谓之鸣天鼓”。肾开窍于耳,枕骨处有风池、玉枕等穴,所以每天坚持敲打30-60次,可耳聪目明,头脑清醒。
指腹梳头。以双手为梳,十指指腹从发际前缘向后脑梳,每日100下左右,晨起梳头最好。头为人体阳经汇聚之处,通过指腹梳头,可疏通头部经络,使须发乌黑,改善睡眠。须发不白。
运膏肓。膏肓穴在人体第四胸椎下,脊柱两侧旁开各三寸,是多种疾病最后的转归之处。每日扭转双肩,左右各20次左右,通过运膏肓可起到预防周身疾患的作用。
摩腹。双手相叠,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36次,润肠通便。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活到86岁高龄,他就极其推崇摩腹,曾有诗云“解衣许为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
擦涌泉。以左手按摩右脚涌泉穴,右手按摩左脚涌泉穴,各100次,于每晚睡前按摩。涌泉穴在足底第二、第三趾缝到足跟连线的前1/3处,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按摩涌泉具有强身补肾,镇静安眠之功效。
白居易的诗中说,“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薄。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只有我们放下对衰老与疾病的畏惧,积极勇敢的去面对生活,健康养生,才是益寿延年的最好方法。你还有什么健康养生小妙招,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共同分享。
文字整理/华苹返回列表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