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者切勿迷信前世,应当立足现世
有人说命运看不到、摸不着只能随波逐流而走,有人说命运早已注定不可更改,把生活的坎坷归结为自己是某某命,对命运俯首称臣。但修道之人一定不陌生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它蕴含着道门中人强烈的生命自主精神,千百年来修道者通过自身主观努力不断提高和改善生命质量,成为驾驭自己生命航程的舵手。所以修道者切勿迷信前世,应当立足于现世希冀于未来。
一、前世是虚无缥缈无法把握的
在道教看来人之生死,乃是气的聚合离散。人在死后三魂七魄都不会存在,它们皆转化为一气,当一气再重组为魂魄,新的生命又会出现。但不论重新组成的魂魄与过去的魂魄有多大的相似性,在道教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徒具其形罢了。
为什么没有意义呢?因为过去是什么根本不重要,换句话说知道了前世什么样又如何,我们能回到前世吗?不能!当下这一世有太多可能,荣华富贵也好,碌碌无为也罢,所有的可能性取决于今日的抉择。即使过去诸世是神仙又如何,当从前世故事中醒来,还是要继续面对现世的生活工作,在意前世就容易在别人的恭维和诱惑中迷失方向。如今仍在人世说明还需要要修炼,未来能修成什么样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精力放在虚无缥缈的前世上,而是要踏踏实实过好每个当下。
二、“无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修道第一步就是学会调整情绪,不要让自身的喜恶影响到修行的过程。也不要用“前世欠的”这种思维模式折磨自己,如果一味地用“前世”来麻痹自己而在现世躺平,是对人生的不负责任。
《学道七戒》第一戒,就是切忌把无为当作借口。无为是一种目的和境界,很多人却将它曲解为过程。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要人们凡事“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不做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老子虽说“无为”,但是还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正修行而有道、开悟心性的人,有信仰有愿力,踏实做事老实做人,在修行中以“道”行事,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法则,不妄作不妄为。无为追求的是勤恳耕耘终有所获,它的结果恰恰是“有所作为”。
三、要珍惜现世修道机缘
许多人对道教有浓厚的兴趣,然而了解却十分有限,也不深入。一些心怀向往立志“修真”的年轻人,不是沉浸在玄幻世界中就是停留在符咒的把玩里,一些普通信众还在道观里对着三清神像合十而拜。“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今生能够修道近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需要有很深的缘分才能有机会得闻正法。
因此,当有机会近道、修道时,更应珍惜努力精进。有的人“虽遇经诀,怀不信心”,虽然他们得闻正法,有了道术传承但却不肯修炼,或虽然想修炼,但却魔难重重,有各种事情来阻扰。《北斗经》说:“如是真君名号,不可得闻。凡有见闻,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缘。”善缘也要在决心的辅助下,通过勤行修炼方能得道逍遥、证圣成真。对于在世俗间的修道人来说,不但要接受来自外在环境的磨炼,更要接受萌发于内心深处魔障的考验,所以更需要把握自己,把握当下,才能实现性命由己、操之在我。
前世的事情太遥远,今生今世能否得道成真,取决于自己的修为高低和功德大小,因此真正的修行需要活在当下,唯有当下才是最真实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