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最精致的生活态度——《遵生八笺》(下)
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作诗9000余篇,享年85岁。陆游最注重睡眠,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晚10点左右)为限度。睡眠是消除生理和精神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不仅妨碍记忆、思维能力,而且有损五脏健康从而影响寿命。静坐法:北宋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15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的良好休息方法。散步法:南朝齐梁的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说过:“不可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宜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散步是一种轻微活动,对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合。沐浴法:宋代文人沈存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礼记·内则》也提出“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要求。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消除疲劳。闲赏法:工作生活之余,要栽花种草、饲鸟养鱼是古代文人的习惯。在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能陶冶情趣,协调生活节奏。高濂在书中专门拿出“一笺”——《燕闲清赏笺》来写文人鉴赏清玩的养生之道。
吟诗法:陆游有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汤,吾诗读罢自醒然。”吟诵一首好的诗词,不仅给人的听觉器官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理效应。这种作用,或荡涤肺腑,或激励志操,或悦性怡情,或宁神忘痛,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遵生八笺》中不仅有古代文人的风雅养生之道,还记载了许多关于健康保健的按摩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贵在坚持,如果能每日遵循,必见成效。浴眼圈:“以手按目四眦,三九遍,捏令见光明,是检眼神,久为之,得见灵通也。”旋眼睛:“每日睡起时,趺坐凝息,塞兑垂帘,将两目轮转十四次,紧闭少时,忽然大睁。行久不替,内障外翳自散。”掩耳孔:“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作正痛。……静坐,升身,闭息,以两手掩耳,折头(扭转头部)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风邪散去。”搓脚心:“其穴在足心之上,湿气皆从此入。日夕之间,尝以两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趾,一手摩擦,数目多时觉足心热,即将脚趾略略动转,倦则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终不若自擦为佳。”固精气:“寤寐时,调息神思,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两肋,摆摇七次……屈足侧卧,永无走失。”《遵生八笺》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集明以前养生学大成的代表著作。它并不是枯燥严肃的学术论文,而是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的“养生生活小百科”。闲来无事翻一翻既能学习知识,也能陶冶情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定能从中有所收获。文字整理/华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