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最精致的生活态度——《遵生八笺》(下)
睡眠法:南宋大诗人陆游,一生作诗9000余篇,享年85岁。陆游最注重睡眠,晚间读书一般以二更鼓尽(晚10点左右)为限度。睡眠是消除生理和精神疲劳的最好方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不仅妨碍记忆、思维能力,而且有损五脏健康从而影响寿命。静坐法:北宋文学家苏轼推崇静坐养生法。他曾在广东儋县建“一息轩”,并题诗:“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静坐时间可在15分钟至半小时,是持续用脑过程中的良好休息方法。散步法:南朝齐梁的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说过:“不可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古人强调每次进餐后不宜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散步是一种轻微活动,对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尤为适合。沐浴法:宋代文人沈存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礼记·内则》也提出“三日具沐,五日具浴“的要求。定期沐浴更衣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身心舒畅,消除疲劳。闲赏法:工作生活之余,要栽花种草、饲鸟养鱼是古代文人的习惯。在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的环境中,能陶冶情趣,协调生活节奏。高濂在书中专门拿出“一笺”——《燕闲清赏笺》来写文人鉴赏清玩的养生之道。
吟诗法:陆游有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汤,吾诗读罢自醒然。”吟诵一首好的诗词,不仅给人的听觉器官以美的享受,而且通过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理效应。这种作用,或荡涤肺腑,或激励志操,或悦性怡情,或宁神忘痛,对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遵生八笺》中不仅有古代文人的风雅养生之道,还记载了许多关于健康保健的按摩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贵在坚持,如果能每日遵循,必见成效。浴眼圈:“以手按目四眦,三九遍,捏令见光明,是检眼神,久为之,得见灵通也。”旋眼睛:“每日睡起时,趺坐凝息,塞兑垂帘,将两目轮转十四次,紧闭少时,忽然大睁。行久不替,内障外翳自散。”掩耳孔:“邪风入脑,虚火上攻;则头目昏旋,偏作正痛。……静坐,升身,闭息,以两手掩耳,折头(扭转头部)五七次,……以逐其邪,自然风邪散去。”搓脚心:“其穴在足心之上,湿气皆从此入。日夕之间,尝以两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趾,一手摩擦,数目多时觉足心热,即将脚趾略略动转,倦则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终不若自擦为佳。”固精气:“寤寐时,调息神思,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两肋,摆摇七次……屈足侧卧,永无走失。”《遵生八笺》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集明以前养生学大成的代表著作。它并不是枯燥严肃的学术论文,而是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的“养生生活小百科”。闲来无事翻一翻既能学习知识,也能陶冶情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定能从中有所收获。文字整理/华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