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神”与“仙”
先天真圣为“神”
“神”一字始见于西周,“示”字旁表示为祭台,“申”字表述为天空中的闪电,代表着供奉、尊崇某种自然现象。所以神的最初含义是指自然界的神,如风雨雷电、山川河流等,因此对应有雷神、水神、山神等。《说苑·修文篇》中记载:“神灵者,天地之本,而为万物之始也。”《说文解字》解释神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这都说明了“神”是包含但不仅限于自然现象在内的一切事物的本源,并且“引出”一词还说明了神的创世性。除自然神之外,还有一种由“道”而化的人格神,如三清、四御、五帝等,例如地位仅次于三清的玉皇大帝,统御着十方三界,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位神。
后天真人为“仙”
“仙”字本义长生不老,升天而去。《说文解字》解释为:“屳,人在山上,入山长生,即仙字。”意为人入山中隐居修炼,避开人世欲望的一种生活状态。《释名·释长幼》中进一步描述了“老而不死曰仙”,更加具体的定义了“不死”是仙最为重要的本质特征。因此,仙是指经过后天修炼出异于常人的能力,得道升天,达到长生不死之人。民间广为流传的《八仙过海》故事,便是八位凡人经过自身修炼得道成仙。
神与仙的根本差异从两者的产生根源来看,一切不被上古先民所理解的自然现象都是神,且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主宰一切事物,福祸于人。而由凡人经过后天修炼,超越了死亡的限制,达到了长生久视,并且也具备一定的超自然能力,这样的是仙。从两者的达成方式来看,神的能力是与天俱来的,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后天努力。而对仙来说,不死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抱朴子·金丹篇》里记载“上士得道,升为天官;中士得道,栖居昆仑;下士得道,长生世间”,所以想要不死成仙,亦或是追求更高的目标,都需要通过自身努力修炼去实现。从两者的职责来看,神代表了自然法则和自然道德律令,对于人类生活生产都负有重大责任,例如古人为农事所做的祈晴求雨。神在天上也各有司职,例如求子求姻缘求功名,都有相对应的神灵掌管,并且神灵自身也受相应的管制与赏罚。《抱朴子内篇》有言:“仙人或升天,或住地,要于俱生长,去留各从其所好耳。”可见仙人可以随自己所好,不受约束管制,自由自在。从两者的生死观来看,神与天地同在,本就是不死之身,具有永恒性。仙是凡人对于有限性的超越,超越生命,追求不死。如此看来,仙确实比神更逍遥自在,天地间来去自由。那么可能就有人会问了,这样看下来,神是学不了的啊,不是说神仙可学吗?神仙是可学的。从可学的内容来说,我们要学习的是神仙利物济人的精神,也是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多少年来经久不衰,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习并发扬的;从可学的目标来说,生为人身所能达到的境界就是仙,这是通过努力修炼可以学的,并且是可达及的。不要以为成了神仙就可以无所事事吃喝玩乐了,纵然是比肩天地的神,也肩负着教化万物滋养生命的职责。即便是逍遥天地的仙,在达成前也历经千难万难,成仙后也要时常在人间扶危济困。你看,连神仙都要每日工作行善助人,那么作为凡人的我们,就更不能逃避现实消极生活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