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风水影响人,还是人影响风水
大家都听说过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风水作为“前三甲”受到很多人的追捧,希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运势。那么到底是风水影响人还是人影响风水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人体有365个穴位,一年刚好有365天;人体有四肢,一年有四季;人体有12经络,一年刚好12个月;一年刚好24节气;人有七窍,一个礼拜有七天。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与自然密不可分,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而成长生活,不愧为天地之间孕育出的万物灵长。那什么又是风水呢?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我们日常居住、办公、出行的地方,最讲究的就是人气和地气。晋郭璞《葬书》云:“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因此我们可以说,风水就是天地人相融合,从而产生的相辅相成、相互感应的“气场”。气在天则为天气,气在地则为地气,气在人体则为人体场。风水与人究竟是谁影响谁呢?答案是互相影响,不可分割。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在《五行易传》中认为:人与天地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可以互相影响。天地人有着同一根源那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道”从虚无中化生天地万物,人也是从虚无中化生而出,如《太上老君内观经》中说:“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又如《大丹直指》中说:“盖人与天地禀受一同”。由此可见,人与天地本是同源,这也就说明,风水与人是可以相互影响改变的,就如物象对称性,一方改变另一方就会相对应改变。
风水有好坏之分,人运有悬殊之别。风水界中有句话叫“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通俗来讲,就是人与好风水之间投不投缘,在于是否“同气相求”。现代社会,很多人都被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弄得疲惫不堪,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好的风水来滋养我们,好的磁场来帮助我们。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好的风水呢?上文讲到“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我们得先成为一个有福之人。所谓有福,就是说我们的德行、“修为”要够,要能担的住福地,可以让福地为我们所用。那怎样才能提升我们的德行,增强我们的“修为”呢?
在道家看来,修行是改变自身最好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要积累功德和加强内修。老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一命”需要机缘巧合,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却随手可为。作为道医弟子,我们要常怀济世利人之心,用自身所学惠及社会,通过公益慈善、送医送药、扶贫济困等方式来提高我们的德行,增强我们的福报。平时要勤修师门丹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调和体气,增强自身的磁场,正所谓“天命所归道医风,地理万象炁化形”,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融化物欲,安固性情,精浚神灵的目的,彻底破除烦恼与执着,由此而敬畏生命、摄护生命、修养生命、觉悟生命,升华生命,让自己与好的风水更加契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