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袖里乾坤”传说谈修行态度
据说汉武帝用小碗扣了一只壁虎,让大臣们来猜,大家都猜不到。东方朔揣着手转了两圈,答:“我认为它是龙却无角,是蛇又有足,肢肢而行脉脉而视,善于爬墙,这东西不是壁虎就是蜥蜴。”汉武帝大喜,赏赐东方朔十匹帛。东方朔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起卦方法叫做“袖里乾坤”,也叫袖中金。就是在袖子里藏一枚卜丸。利用宽大的袖子隐藏占卜的一种方式。而在外人看来,东方朔就像有神通的仙人,能隔板见物。所以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袖里乾坤”就逐渐演变成道家神通的一个代名词。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两部曾出现过“袖里乾坤”的描写,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神通广大,精通各种术法。在诸葛亮五出祁山一回中,原著写道:司马懿在后面赶来,传令曰:“孔明善会八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亦能呼风唤雨,袖腿乾坤。此乃六甲天书内缩地之法也。”这里的“袖腿”不是指“袖管”或者“裤管”的意思,它读作“tun”,是“吞”的意思。所以又叫“袖吞乾坤”。后来随着后世语言习惯的改变逐渐被改成“袖里乾坤”。《西游记》第25回中,孙悟空在万寿山五庄观偷吃人参果,推倒人参果树,得罪了地仙之祖“镇元子”。镇元大仙在与孙悟空打斗中施展的神通也叫“袖里乾坤”,又名“乾坤袖”。衣袖随风一展,便把唐僧师徒连人带马装进袖子里。孙悟空也打不过他,请来观音菩萨救活人参果树,最后与镇元子二人结拜为兄弟。虽然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袖里乾坤”都是可装万物,但真正装下万物的袖子出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巩仙》。
书中描写了一位亦庄亦谐的巩道人,他的衣袖中能变出一班歌女为鲁王表演“瑶池宴”,可以把尚秀才与歌女惠哥藏在其中约会,最后更是利用这个神通保住了他们的孩子。正如吕纯阳祖师的诗中描绘的“星辰往往壶中见,日月时时衲里藏”。巩道人的“袖里乾坤”既是一个百宝箱,也是一个桃源仙境,是一个既美好又浪漫神通。类似这样的文学作品还有很多,作者对“袖里乾坤”等神通的描写,既抒发了人们对道法玄妙的赞叹,也激发了人们对道术神通的向往。很多人就此开始了解道教文化,学习道家典籍,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如果一味执着于追求“神通”,那就偏离了正道,严重者修来的不是神通,反而招来附体、阴性能量,影响身心健康。《清静经》中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对神通、术法的过度追求也是一种欲望。真正的道家修行需要我们保持一颗清静之心,抵御诸多欲望的干扰,追求“与道合真”的中正之心。修行之路也并不会象小说中描写的那样轻松写意、多姿多彩。作为一名道教徒,日常修行首先要持戒,戒自我身心之迷障,从守持中悟道之根本;其次要诵经,“奉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在经文中提高对高深玄理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广积功德,正如我们天师府道医研究院坚持做的那样,向社会广泛传播道医知识,定期举办义诊活动,多行善举积功累德,方可成就大道圆满。文字整理/华苹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