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懂《内景图》了吗?
有一张图被高濂《遵生八笺》、周履清《赤凤髓》、龚居中《万寿丹书》及清代医学家曹无极《万寿仙书·诸仙导引图》等众多明清道家医学、养生书籍收录其中,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就是阐释道家内丹修炼教理的《内景图》,又被称为《内经图》、《修真图》、《延寿仙图》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张久负盛名的《内景图》。
一、《内景图》的来源
如同众多古籍作者不可详查一样,《内景图》的出处并无标注,也始终无从考证。不过从它把图像、诗歌、隐语集于一纸的风格来看,主流学者们大致推算此图出自明末清初某位无名道人之手,时间大致在公元1742年—1886年之间,因为在此之前没有关于此图的任何记载。
1886年(清光绪年间),太监刘诚印(素云道人)无意中发现此图,非常珍视,便出资印制。他在原图左下角留下落款:“此图向无传本,缘丹道广大精微,钝根人无从领取,是以罕传于世。予偶于高松斋中检观书画,此适悬壁上。绘法工细,筋节脉络注解分明,一一悉藏窍要。展玩良久,觉有会心,始悟一身之呼吸吐纳,即天地之盈虚消息,苟能神而明之,金丹大道思过半矣,诚不敢私为独得,妥急付梓,以广流传。素云道人刘诚印敬刻并识。板存京都白云观。光绪丙戌年荷月上浣(阴历六月上旬)”。自此才让《内景图》广为流传。
二、《内景图》的修炼路径
《内景图》表面上看是以峰峦之状描绘,实则将一个盘腿合掌端坐的人形侧影完全隐入了“山水”之中。道教谜辞与图画的结合,更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道教内丹修炼的经旨,为后世修炼者提供了方便之径。
此图讲由底开始,用滔天海浪比喻人盘起的双腿。下方一对童男童女踏着玄牝车推动肾水,由底部开动,一条河沿脊柱逆流而上,直至脑海。中间小腹下丹田是身中火炉,牛耕田于下丹田,指肾气启动,在此将水化成气。气沿脊椎上涌,过脊如过山。一名女子纺纱于中丹田,指心液输布。纱绵延向上达头部。头颅是九座山,象征脑内九宫,泥丸为最重要宫位,是总部。气至泥丸,经舌底辗转到达咽喉,循“十二重楼”下降。重楼旁边有写“十二重楼藏秘诀”。此时舌下津液质素有了提升,咽之可长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吞津。
气通三关:下关尾闾、中关夹脊、上关玉枕。过关要靠三车搬运:下关羊车,羊善走山路;中关鹿车,鹿跑速较快;上关牛车,牛力大可撞入泥丸,故称“三关一撞直入泥丸”。心脏部位有小孩玩北斗七星。古人认为炼得先天丹炁便能舞动北斗七星于指掌间。北斗七星寓意,天地运行规律已定,不可违;能随意舞弄北斗七星,即能改变命运,我命在我不在天。此义可远溯五代钟离权《破迷正道歌》,内有“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
《内景图》中以不同的人物进行各式动作,喻示人身不同部位的奥秘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以流水代表人身“精气”运化之渠道,再以“十二重楼”、“贯通三关”这些精妙词汇代表精气之关窍、重点。看完图画,下一篇我们来说说这些形象生动的古代人体医学名词及其中蕴含的修真理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