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代三足鼎立的——建安三神医
三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的时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大分裂又大一统的时代。
这个时代很残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这个时代很浪漫:桃园结义,挂印封金,三顾茅庐,死而后已。
这个时代很文艺:建安七子独领风骚,竹林七贤肆意纵怀。
可是有很多人似乎忽略了,这也是一个名医辈出的时代,和曹操、刘备、孙权同时代的,还有三位伟大的医家,他们生于乱世,见证了无数的残酷、屠杀、病痛,他们一生都通过精湛的医术希望给这片古老的土地洒下和平和健康的种子。他们被后人称为“建安三神医”,并永垂青史,成为一代传奇。这就是方剂之祖张仲景,杂术大家华佗、杏林春暖董奉。
一、方剂之祖张仲景
可能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被后人冠以“医圣”之名而永载史册的张仲景其实和曹操是同一时代的人。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二、浪迹江湖的华佗
中医历史上有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外科手术达人,至今他神乎其神的麻醉技术仍让我们无法理解。这就是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已佚。华佗高明之处,在于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他循着前人开辟的途径,脚踏实地开创新的天地。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发明和体育疗法“五禽之戏”的创造。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及善用针灸医病的创始人、先驱者。他在应用针灸治病上的建术,广为后人称颂,其特点是取穴少、疗效高,有“若当灸,不过一两处”之说。现代中医临床应用的“华佗夹脊穴”就是华佗根据临床经验首创使用的。
三、杏林春暖的董奉
董奉,字君异,三国时吴侯官(今福建长乐市古槐镇)人。自幼聪颖好学,酷爱钻研医术,集各家之长,创董医一派。他信奉道教,尝隐居庐山南般若峰下。他医术高超,为人治病分文不取,但要求重病患治愈者,种杏五株,轻病患治愈者种杏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余万株,郁然成林”。千禽百兽,嬉游在杏林中,使林中杂草不生,人称“杏林”。杏子年年丰收。董奉盖了一座草舍,规定凡要买杏的人,不必惊动他,只需用同等的器具装一筐谷放在草舍中,就可取一筐杏子。董奉把获得的大量稻谷和粟米,散发给贫苦者。因此董奉种杏田的故事,广为流传,庐山至今还有杏林源、董奉馆等遗迹。
我们回顾与缅怀这些伟大的医家是对传统医学的另一种传承,只要我们永远记着他们,他们就没有离我们而去,作为后人,我们唯有沉下心来学习、继承往圣之绝学,追寻前圣的脚步。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