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小经典之医学三字经
四大经典通常是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小经典一般认为是:《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决》、《濒湖脉学》,今天就重点介绍其中的《医学三字经》。
一、写小书的大名医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这是《医学三字经》的开篇。医学三字经,三字一句,字字珠玑,合辙押韵,不仅易诵、易记、易懂,且深入浅出,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视为最佳的中医入门之作。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清朝喜欢写小书的大名医陈修园。
陈修园(1753-1823年),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溪湄村人,是清代著名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医学教育家。陈修园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幼年丧父,由祖父带大,从小勤奋好学,遍读医书。后来他通过科举出仕,他为官“善体民情,不事鞭挞;遇事能断,绰有贤声”。陈修园始终认为“文章报国,尚挟时命而行,而能为良医者,随在可以活人”。为官期间,他不忘研究医学,悬壶济世,乃官场中的良医,并且难能可贵的是,陈修园尤其重医学启蒙,医学科普。他认为,学医之始,入门正则源头正宗,入门错则始终皆错。为此,他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用通俗浅显的文句,以歌赋体编成《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等书籍。这些著作简便实用,便于习诵,为后学打开了医学启蒙的大门。陈修园去世之后,清末名臣林则徐曾评价他“近世业医者,无能出其右也”,认为他是晚晴最杰出的医家。
二、医学三字经的特点
《医学三字经》作为医学启蒙之作,全书分为四卷,字数不多,共2345字。陈修园仿照宋代王应麟编著的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的格式和理念,编写了这本《医学三经》,全书以三言歌诀写成,附以注释。介绍了医学源流及中风、虚劳、咳嗽等内科杂病,并妇人、小儿共35种病证。每证之下又有小字注文,阐其未尽之意。各病证论治以时法列于前、仲景之法列于后,由浅入深。卷3~4载临床常用方近100首,分析其疗效、方剂配伍。并附脏腑说及四诊运用。
这本书从医学源流讲起,开篇即言明“医之始,本岐黄”,再到一些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言简意赅,由浅入深的阐述让读者们对中医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陈修园本人尊《内经》、法仲景的思想也从这本书中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在这本启蒙读物中,作者还强调学习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同时书中还对常见的内科杂病、妇科病做了介绍,系统地分析了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治分型以及每种分型的治法方药等,对临床也有着指导意义。
三、容易上手的的启蒙书籍
学习中医时,启蒙读物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启蒙读物可以防止我们走入中医学学习的歧途, 并且为以后的中医学临床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如“四小经典”这样优秀的启蒙读物,我们就要好好将它们利用起来。
《医学三字经》虽然小一本小书,但是它的内容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此书能以简明歌诀形式介绍中医学术,且重视选择经典医籍的精华,以浅显的形式表达深奥的医理,便于记忆。文以载道,此言不虚。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明代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辉煌
道教自汉朝祖天师创教之后,历经唐、宋、元朝千余年发展始终兴盛不衰,及至明朝又迈上一个新台阶。说到明朝时道教的昌盛,就必须提到萨祖与王灵官信仰。而推动萨祖与王灵官信仰的,就是著名道士周思得。周思得,浙江钱塘人,字养真,一字素庵野人,生于元至正
-
内炼成丹,外用为法|雷法为什么是道士的大招?
凡提起道士的法术,往往要谈“雷法”,在很多书籍、影视作品、游戏中常常将雷法列为“终极大招”。一些信士也会问“现在的道士还修炼雷法吗?”究竟雷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成为道教高阶法术的招牌呢?雷法兴起于北宋,创始者为守坚天师的三位师父:三十代天师
-
调用神明能量的祝由术,治疗后也会复发吗?
祝由术,既与道教法术息息相关,也是一种传统医学流派,又称祝由医学。《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之人运用“祝由”治病的记载:“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古人曾非常重视祝由医学,类似于现代医院设立科室,古代太医也分科,祝由就曾列入其中
-
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道教有一种特定文体,其平仄韵律十分严谨,文字隐晦、精炼,多以歌咏形式赞颂神仙们修行以及功德显化的典故,并且记述了大量的教理教义、修持方法等。这便是——宝诰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
-
萨祖:天人相应,雷法通玄
道教四大天师之一萨守坚祖师以雷法著称于世,飞升后职任先天雷部大尚书,掌管经书。祖师感念世人修行不易,作《雷说》、《续风云雷电说》、《内天罡诀法》等指点迷津。在萨祖著作中十分强调天人相应,认为这是修行的根本目的。而达成天人相应,则需要以后天入
-
同为雷神,雷祖和王灵官可别分不清
同样被尊称为道教的雷神,不少人分不清雷祖与王灵官,将二位尊神混同为一位,又或者分不清两位尊神。雷祖雷祖,又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信仰及道教尊奉的神仙之一,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声普化天尊,在大罗天界,为玉清
-
业余时间学中医,能学会吗?大名医徐灵胎给人的启示
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感兴趣,想学习中医,但是又有疑惑,自己不是专业医生,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能学会吗?能真的用中医治病吗?其实历代中医很多大家,都是业余的医生,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之外,兼职学中医,最终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比如:《汤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