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说》看萨祖成道
说起萨祖,道家修行的人都知道。全名萨守坚,道号全阳子,是宋代著名道士,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民间称其为萨祖,或者萨天师。提到萨祖,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咒枣治病和铁罐施食。据民间口口相传,萨祖给民间贫苦大众治病,流传下来许多扶危济困、降妖伏魔的故事。现如今,在各大道观都可以见到供奉萨祖师的神像和神位。
其生平经历和主要功德经历,都可以在《萨祖宝诰》里可以看到。
那么,萨祖又是如何成道的呢?通过萨祖著书《雷说》我们,可以得知一二。
《雷说》中叙述:余习性清澹,希志神仙。丹经子书,传广万卷。再一披阅,目眩神昏。原来,萨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啊。虽然心中羡慕当神仙,但是捧起经书,也是看得头昏脑涨的。强行逼着看下去,估计只怕要打瞌睡了。
据萨祖说,后来是幸亏遇到了名师,传授经典,这才踏上了修行大道。那是如何遇到名师呢?原文说:而后诚感天地,悯其勤劳,得遇真师,成就大事。
而用师父的话说是:子学道勤苦,骨相合仙,今有秘文相传。虽曰违科,既得其人,受授由我。
其师又说:念子不辞跋涉之劳,求师访道,己知子名仙籍,故以诸阶大法,罄竭相传,子当利物济人,积功累行,庶得诸天拥护,魔王保迎,易于成就。然人人有分,箇箇有缘,不可重于隐藏。又戒轻于付受。后有学道之士用心果而信心深者,方可依戒传受,同证无上神仙之果。稍背盟誓,风刀考身,虽悔何追。
原来其师不是看在萨祖天资聪颖,具有极高天分的情况下才收徒的啊。而是萨祖学道勤苦,被其感动了,在稍稍破例的情况下收徒授法的,并倾囊相授。
据民间传闻,萨祖早年时行医用药治病救人,奈何医术不精,因误用药物伤致人命,于是弃医访道。也就是那时在陕西偶遇龙虎山三十代天师虚靖天师张继先、王文卿及林灵素,三师当时匿名各授一法与萨守坚,一为咒枣术,一为扇疾术,一为雷法,萨守坚依法行之皆验。
当然,师父传法也是有要求的:子当利物济人、积功累行。萨祖是完完全全的遵守师命,不断的用所学道法治病救人、降妖伏魔、祈晴祷雨,做了无数的利于民生的好事,所以他才取得了无上的修行功德。
其师另外还言明,关于道法修行是:人人有份、箇箇有缘,不可重于隐藏,又戒轻于付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关于道法修行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机会平等的。以后收徒授法时,不能藏私,但是也得不慎重收徒。尤其是不能违背盟誓,否则风刀考身。
反观这句话,再回想萨祖自身修道的历程,不正式这句话最好的体现么?或许萨祖在得到人士的眼中看来,并不是特别的有天分资历,然其心、其行、其志令三位师父感动,所以才这个道家修行人人有份、箇箇有缘的这个大前提下,还是给萨祖传授了修行之法。萨祖也谨遵师命,不断在红尘俗事中不断历练和修行,以身证道、修道传道,最终取得了至高成就。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