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一个不干燥的秋天?
古人讲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养生就是要让生命也有一个节律,有蓬勃生机,有热血激情,同样也要有相对平静、平稳的时候。立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律点,天地之气有个明显的变化:阴气渐长,阳气渐生,燥气主令。所以很多人从白露前后至立秋期间,感到自身从内到外的干燥。
一、秋燥的表现有哪些?
从白露节气始太阳也渐渐远离,日照变少,暑气渐消,空气中的湿度明显降低。同时秋风一起,加速了空气湿度的下降,所以这时人们会感觉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但空气湿度过低,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人体津液水份也会随之耗伤,身体同样会感觉不适,会表现为鼻炎、咽痒干咳、口唇干裂、大便秘结,还有人会觉得眼干、皮肤瘙痒有划痕,还有很多人的毛发也会分叉、脱落。
二、秋燥要补充津液
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是干燥,那就可以通过多喝水来解决。其实不然,人体饮入的水与体内的体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人体内的津液才能够解决干燥带来的问题,而津液是人所吃进来的水谷经过人体的消化转化而来。《素问·经脉别论》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简要的概括,“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进入到胃中,放散精气,上行输送到脾;脾散布精华,又向上输送到肺;肺气通调水道,又下行输入到膀胱。我们所喝的水就是这样通过气化水行,散布到周身皮毛,流注在五脏经脉之内。
秋天也是水果收获的季节,水果或果汁是比较容易转化为津液的,所以这时可以通过吃梨、喝梨汁,或服用秋梨膏来缓解秋燥。再有就是可以喝些酸梅汤,很多人认为酸梅汤应该是夏天的饮品。《素问·脏器法时论篇》说:“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肺病需要收敛的情况下,应该使用酸味药,需要用补法时,选用酸味药来补肺,所以其实秋天才是拈酸吃醋的时候。
三、秋季要养“平”
《黄帝内经》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容有盛受之意,平为平均之意,即秋季转承长夏之气,此时养生,亦当从夏季的“繁秀”(茂盛)转为平均。“平”这个字是秋季养生起居的关键,秋季应该早些就寝,不宜超过夜间十一点(子时)入睡。但同样的,不同于冬季宜晚起以待阳气,立秋时节还当早起,久卧赖床反倒郁遏阳气。
跟任何季节一样,养生首当养神。秋气主敛、冬气主藏,这两个季节气血渐渐收敛、潜藏,以作休整,神也是如此。秋季养神在于使情志趋于平和、心神逐渐安宁,以为冬季潜藏做准备。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与秋季气候清肃、空气明润相通应。故肺气在秋季最旺盛,秋季也多见肺的病变。肺气旺于秋,肺与秋季,西方、燥、金、白色、辛味等有内在的联系。《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得好:“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其中“缓”、“平”、“清”可谓三字要诀。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常会引发悲忧情绪,导致心境低落、意志活动减退。良好的情绪是治病的良药,不良的情绪也会成为致病因素。因此要学会在秋天收敛情绪、控制心情,保持不急不躁、平静自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