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宝诰”,道士为何要持诵?
宝诰的起源与形成宝诰,“宝”为通天至宝,“诰”是一种文体。“诰”起源于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书典册《尚书》,是《书经》“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 之一,如《雒诰》、《康诰》等,皆属其范畴。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诰,告也”。清段玉裁也加以说明,认为诰是“以言告人,……为上告下之字”。由此可知,“诰”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告诫或勉励之词。道教教团于东汉末年兴起之后,继承了“诰,告也”的观点。如六朝成书的上清派典籍《真诰》,即是上界仙真降临人世,向杨羲、二许等人所作告诫、劝勉之词的总记录。至此,道教仍只有仙真降授之“诰语”,而无骈文书写的“宝诰”。到了唐、宋二代,由于帝王崇道的原因,分别对道祖老子、祖天师、真武大帝、玉皇上帝等道教谱系中的神圣屡赐封号,而在封赐之时,必伴随着以骈文书写的“诰命”、“诰书”。因此,道教徒加以仿效,在仙真的圣号前面,加上一段或由仙真降谕,或由朝廷封赐,或由高道撰写,或由文士歌咏而成的简易骈文,成为《玉清诰》、《老君诰》、《弥罗诰》等“宝诰”的前身,并经元、明、清、民国的刊削增补,成为现今持诵的“宝诰”。
宝诰首句,皆以“志心皈命礼”为开头,表示虔诚顶礼膜拜,宝诰最后多为诰封之神仙圣号。宝诰内容阐发了教理、教义、养生方法及法术符咒等,对后世道教有很大影响。启开性命之学,追求朴归养生之道,符合人们寻真、至善、贵生、乐生的天赋灵性,也是宝诰的重要内涵之所在。
持诵宝诰的妙用宝诰是道教列圣仙真对信徒的教诫之文,古往今来,宝诰为道门所重,道士日常修持时,都必须持诵宝诰。持诵宝诰有何妙用呢?持诵宝诰可以保养元和。专心持诵宝诰时,可以令我们放松经络,清静内心,减少杂念、欲望与烦恼,自然也就气顺神安,可以达到养生的效果。二六时中不间断地持诵,更能让人心性稳定,身体安泰。并且祖师的法力一字一句地渗透到宝诰当中,坚持持诵可以澄澈身体,使法力不间断地流转于体内。“一呼一吸之间,五脏六腑随声音而震动;一吐一纳之后,四肢七窍赖法语而萌生。”通过呼吸持诵,排浊气而吸清气,同时滋养正气,使人精气神更佳充足。持诵宝诰是修行的快捷通道。宝诰浓缩精练了祖师们修道、证道过程以及功德、誓愿,持诵宝诰可以通过祖师的经历来激励自己精进修行。一方面称扬仙真的功德,发愿效法祖师;一方面藉此严以律己,善以待人,使自己的行为得到规范。此外,宝诰是与祖师沟通的重要桥梁,天上高真要与凡身相接,共同创造无形应化有形的力量,宝诰能发挥连系亲和的作用。所以持诵宝诰也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修行方法,可以增强与祖师的感应,获得祖师护持。日常持诵宝诰,贵在心诚,可以默念也可以出声诵念,只需一字一音,字正腔圆,还可以观想祖师的尊容,念想祖师的功行圆满,持之以恒,必能感受到种种妙用。文字整理/华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