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日不朝真,那戊日能用道术治病吗?
戊日是道教的一种禁忌,又叫做“戊日不朝真”,这里的戊日通常指“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六日,道教又称其为“明戊”。在戊日里道观不可以焚香、诵经、朝真,不能使用法器,也不进行斋醮科仪等。很多祝由学员就有疑惑了,那在戊日期间是否可以使用祝由术解决病苦?可以的,没问题!
一、“戊日不朝真”历史发展
道教史上的确存在“戊不朝真”这样的一条规定。戊辰、戊戌不朝的说法出现较早,诸如《三洞珠囊》、《道门定制》、《上清灵宝大法》等各个时期出现的经典对于这样的说法也从教义的角度进行过解释。
戊辰、戊戌、戊寅三日不朝,仅仅在《云笈七签》中出现,而且编撰者张君房也没有对这种说法进行解释。六戊不朝的说法比较集中出现于明代,《灵宝领教济度金书》、《道法会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等经典中都有记载。
但是在六戊不朝,还是戊辰、戊戌两日不朝,或者是戊辰、戊戌、戊寅三日不朝的问题上一直到明代还没有形成共识,甚至连《道法会元》的编撰者也存疑惑,只能以“法家之所宜详考,高识之士固不待疏”做了。
二、为什么“戊日不朝真”
作为道教禁忌,在道门经典中多有提及,但是对于“戊日不朝真”的原因,却没有找到答案,只有一些口头流传的解释。
(1)天门关闭说:认为戊日天门关闭,神明都在休息,故戊日不朝真。道观因此把六戊日当做公休日,很多道观也在此日闭门。
(2)戊日不祥说:《说文》“戊,中宫也,象六甲五龙相拘绞也。戊承丁,象人胁(无火部,胁)”,从“戊”字字源的角度来看是斧钺一类的兵器,故而认为戊日为刀兵之日,不祥,故不烧香,不朝真。
(3)戊日土旺说:戊处中宫,五行属土。戊日土旺,故戊日不动土。道教举行斋仪,必定要召各种吏兵,帮助飞神谒帝。道经《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中载有“六戊法”,其中有符咒“大暑之正行,土旺能潜形”,存有“大暑六戊隐形符”,以六戊符安镇六戊神将,可见道教对戊日土旺的重视。“戊日土旺说”可以与五行之说相配,同时也可以与民间戊日不动土的习俗相对应,或者是道教“戊不朝真”影响到民间“戊不动土”,也可能是民间“戊不动土”影响道教由戊辰、戊戌不朝发展为“戊不朝真”。
三、戊日为什么可以用道术治病呢?
实际上在早期道经中明确表示六戊日是修炼雷法、祭炼法器的好日子,很多特定的修法就是要选择六戊日。道教典籍《天坛玉格》中所言:戊日不得烧香行判开印。但随后又指出:雷法多用戊日。并在天师指迷歌中指出:法印却在戊日雕,天雷尤禁不教烧香,盖此法家之所宜详考,高职之士,固不待疏。
有人认为雷法多用戊日,禹步雷光印又以戊日刻之,以此质疑忌戊。但他们不知,不管是雷法也好还是用道术、祝由术治病,这些为普度众生的法术,天地是允许的。修行中该有的恭敬心必不可少,但也要明白道教是一个把对生命的热爱发挥到极致的宗教,道术救人性命,解除苦痛,实是红尘炼心积累功德最好的方式。道医治病是方便法,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为大众健康服务,这和忌戊日是两码事,所以用道术治病没有那么多限制和禁忌。
所以大家无需为使用道术治病忌戊日而担忧,需要注意的禁忌早已在法本和课程中讲明。唐代孙思邈真人在《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富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惟愿大家都能学通、用好祝由术,真正践行道医济世救人的理念。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为什么道士要注重持守戒律
道教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承载中华厚重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形成了完备的戒律体系,为世人周知的有想尔九戒、五戒、十戒、碧玉真宫大戒规、孚佑帝君十戒、智慧上品大戒、智慧闭塞六情上品戒、智慧度生上品大戒、三洞众戒文、三坛大戒及崇百药、说百病等。
-
祝由医学跟心理疗法是一回事吗?
随着天师府祝由医学在社会上的普传,越来越多的人对神秘的祝由术产生了深厚兴趣。对广大医务工作者、养生爱好者而言,祝由术在调理治疗疾病、改善身体亚健康状态等方面,有着显著独到的疗效,是不可多得的医学技法;对于道教信徒、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祝由是
-
拜了师,学了法,却不怎么灵验?萨祖早就解释过了
对道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想要学到真正的道法,必须有师传。很多人拜了师,跟师父学了法,却发现不怎么灵验,这是什么原因?萨祖的《雷说》和《续风雨雷电说》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法有真伪《雷说》开篇便言:“大道无形无名,无声无臭。杳冥恍惚,虚
-
入道修行为什么要发愿、行愿?
道教师父收徒传法时,往往会令弟子先发愿盟誓,向天地祖师做出保证和约定,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践行,尤其是萨天师一脉,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萨祖深知求道之艰,将谆谆教诲著成《雷说》,无所保留地详述了修行精髓,为后世弟子指玄示要。下文从《雷说》与
-
道医的“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文化对宇宙与人类的独特解读,其理念超前,其内涵丰富,其运用广泛,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与各项社会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至道至简,以一言概之为:物即乾坤,天人不二。道家认为,人类顺从“道”的规律,自然地
-
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让人回味无穷的四首道教诗词
道教是源自于我国本土的传统宗教,由东汉张道陵天师所创,道教文化包罗万象,不仅有斋醮科仪、丹道等道法,也包含了传统的哲学、科学、医药学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贡献,比如道教的诗词就描写了道教的生活,或是借助道教神仙来抒发自己内心的
-
浅说正邪两赋论和元气论的关系
正邪两赋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元气论上的理论观点。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的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气论是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自然观,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所谓的"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
-
如何解决焦虑症,道家思想来帮忙
现代人在充分享受各种的便捷的同时,也得了现代人才会有的病,如同硬币的两面。焦虑症,也是现代人普遍都有的病,只是或轻或重程度不同而已。对焦虑症的定义: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体验的病症。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
学习道法之人,天赋有多重要?
很多玄幻修仙类的小说非常强调天赋,甚至以天赋决定法力高低。主角也往往自带“天赋光环”,一出生就天赋异禀,或者本来平平无奇突然觉醒“上品灵根”。道元素国漫《一人之下》中的“王也道长”之所以备受追捧,除了他极具个人魅力外,也与他天赋过人掌握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