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道教经韵
神奇的道教经韵
道教经韵又称仙乐,是为仙界之乐也。道教认为其作用功能主要体现在沟通人神、修炼身心两个方面,因此经韵的地位十分重要,与“道”、“师”齐名,堪称“经宝”。
经韵实源于仙界。道教认为经韵本系天界自然之声,经由神尊录传,再流传于世间。《无上秘要·仙歌品》就记载了西王母授上清传人茅盈仙乐妙音的情景:“西王母为茅盈作乐,命侍女王上华弹八琅之璈,又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于是,众磬徹合,灵音骇空。王母命侍女于善宝、李龙孙歌玄云之曲,其辞曰:大象虽云寥,我把九天户。披云汎八景,倏忽适下土。大帝唱扶宫,何悟风尘苦。太真王夫人时自弹琴,琴有一弦,而五音并奏。高朗响激,闻于数里。众鸟皆聚集于岫室之间,徘徊飞翔,驱之不去。”可见,经韵实为“天人之乐、自然之音”也。
经韵可通神修身。道教认为经韵是与神沟通的重要媒介,在科仪中经韵就用于祈神。如《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之请辞为:“具如翰墨所陈,宜可胜奏,辄相携率,为施主某乙建立天师指教斋。直一日一夜,三时行道,愿以是公德,为斋主家七世父母、先过后亡,一切神爽消释殃对,和解基罚。拔长夜魂,赎永劫罪,断地狱缘,结天堂业。故归身大道、归神大道、归命大道。”可见,源于仙界之经韵是法师奉请神尊、禳助缘主的基本手段。道教奉经为“三宝”之一,经韵既是道之理论表述,亦为师之实践指南。因此,师之首要职责是依经传道,或依经修道。无论是内修,抑或是外传,通过唱诵的方式来表达经文意旨,都是法师最为灵应的道法本领。
经韵乃传法载体。在道教师徒的经法传授中,经韵是传授法术的重要依托。如《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载:“次,师执青帝符,命弟子看诀曰:青帝姓区名更生。竟,授与弟子。弟子得符,东向叩齿九通,思青气从口中入,注肝中。生九重青华宝光,徹映项后。毕,还授符与师,师纳,上第一孔中。竟,师祝曰:无上青精,九气太灵……。毕,弟子引气,九咽,止。”这一段描写的就是法师授弟子青帝之符的过程,法师唱诵的祝词是传法的关键所在。
根据道教典籍记载,经韵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初始来源为仙真口传,这在道教发展历史中屡有记载,并由此而衍生出各种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有表述。也正是由于“经宝”的重要地位,所以历代师徒相授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唯恐所传非人。《读经执度品》载:“列纪曰:侍文玉童玉女并司察有书之道士,言功紏罪,上闻上清,玄中先师,大过被拷于三官,小过夺纪以促年。大罪祸及于三祖,小罪止身以受殃。轻慢则神去,汗箴则文藏。学仙者,开视灵文,皆当起拜、烧香,天灵司察,可不慎敬。诸非传授皆不得妄说篇目,说则犯泄漏天文之科。”可见惩罚之重!
经韵秘授仪式包括宿露、盟誓、投简等环节,这里我们不去介绍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其实质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步宿露,就是由神明来确定弟子的受法资格;第二步盟誓,就是在神明的见证下,师徒双方发下誓言,不违经韵授度相关戒律;第三步投简,就是将师徒发下的誓言向神明禀告,从此以后接受神明的监察。
由上可知,道教虽然胸怀广博,以重生度人为已任,但在沿续传承过程中,对师徒均有严格的戒律要求,唯其如此,方能历千余年而不衰,高道大德层出不穷。我辈弟子幸遇名师,获祖师首肯而得传正法,当珍惜机缘,牢记入道初心,谨守盟约誓言,时刻校正心性言行,勤修苦练、多行善举,方能在修行一途上行稳致远,不负师门培养再造之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传习录》:道家所谓的元气、元神、元精是指什么?
《传习录》记载了阳明先生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书名中“传习”二字,源于《论语·学而》曾子所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习”是学生对老师所授知识的学习、温习。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传习录》,深入地走
-
道医,拜师后的进阶之路
如同道教拜师给予传承后才算触摸到修行之门,道医,也在得到师父的心法传承后,才算正式开启道医治病和修行之路。道医的传授方式不同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由于道医本身的神秘性,即使有机缘能得授道医心法传承,对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有点懵的,虽然自己
-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画家、诗人、医圣、学霸、大侠,传奇道医——傅青主
人,可以牛到什么程度?有一个人,论学问,他学贯经史,开一代风气之先,世人称之“学海”,是当之无愧的文坛巨佬,为“清初六大师”之一。论书法,他被誉为“清初第一写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草书大家,自他后,中国再无草书大师出世,求他书法诗歌的人几乎
-
道医小常识:说说“是药三分毒”
说起药,大家都不陌生,生病的时候都会吃药,在我国,药还分为中药和西药。生活中常见的西药有头孢、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西药的一些成分会滞留于肝内,或可能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因此,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偏向于服用中药,如药店有售的各类
-
道家元气论【理论必读】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因时期的“精气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 及北宋张载所倡之
-
浅谈清明祭奠背后的文化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传统节日,其程度不亚于春节,而且也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仪式感十足的节日。从准备祭品、纸钱、到召集族人一起回乡去祖先的墓前,然后全家在肃穆、庄重的情绪下一起清扫墓碑、坟头添土、摆放祭品、跪烧纸钱,念诵祭辞、逐一叩拜……再
-
什么是五液,如何通过它知晓健康?
你知道什么是五液吗?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词就是五粮液,但五液可比五粮液要重要的多,它是人体内津液代谢的产物,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甚至通过五液的变化,可以看出五脏健康与否,进而判断人的身体状况。一、什么是五液?五液出自《黄帝内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