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医不自医”,应如何理解?
当然也有人对此产生疑问,医者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对疾病、医理、药理都比较明白,是什么样的限制导致医者不能自医?医者是否完全不能自医?医不自医的背后涵义医者不是万能的,纵使医术再高、医德再好,在一些情况下也很无奈,无法自医。关心则乱,心绪不宁影响正常发挥。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前提,医者诊治需要冷静地思考与判断。若患者是本人、至亲,医者的理智难免受到影响,焦虑恐慌则诊断不客观,顾忌过多则用药偏保守,自认为经验丰富而轻视病情则延误病机。治病本是至精至微之事,失之毫厘可能就会差之千里。因此,医者若不能安神定志,最好不要自医。病情危急或者患处特殊,不便自治。如同理发师无法给自己理发一样,医者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或处于剧痛之下,或已经昏迷不醒,或自己针灸取穴不方便,都是无法自医的。
“医不自医”的理由中,还隐含医者汲取同行长处的态度和品行。人吃五谷杂粮,谁都会生病,加之看病救人非常耗心血和脑力,医者的健康隐患不亚于常人。如果平时不注重养生,患上疑难杂症而自身水平有限,找同行帮忙诊治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医者若能自医,可以事半功倍万变不离阴阳,传统医学几乎不太分科,大多数时候医者是可以自医的,在家就能解决自己和家人的很多问题。而且医者对自己、家人的症状和病因最为了解,治疗起来很容易事半功倍。古往今来,自医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宋代医学大家许叔微曾患一种怪病,每过十天半个月就吐胃液,夏天则左半身不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遍求名医不得治,于是他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感悟出是由于“湿阻于胃”导致的,服用苍术丸而疾除。清代进士唐容川因其父亲体弱多病而学医,不仅治好了妻子的血证,还将著作《血证论》公开于世,该书集血证理法方药之大成,,填补了血证理论与临床的空白,至今仍有重大学习和参考价值。在自医方面,道医非常具有先天优势。民间曾有“十道九医”之说,道士为达到长生久视,不仅自我修炼,往往也会学些医术,自修自治。道家修炼法门众多,治疗手段也是兼容并蓄,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道医还有许多特色鲜明的祛病途径,如内功疗愈术、道家祝由术等,直指人体运行规律之根本,不仅便于施展,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疗效。医者不仅可以自医,更可以自防。《黄帝内经》云:“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病情刚有征兆就自己调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医者最好的养生之道。历代名医大多长寿不是偶然的,既有自医的因素,还有自防的因素。对于生命的长短,总有一些非人力所能及的因素,尽管医学干预是有限的,我们又岂能甘愿茫然无措?《伤寒论》云“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这不仅是医者可以自医的真实写照,更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步入医门。传统医学是人类的宝藏,蕴含着无限智慧。懂些医术,可以养生,可以自治,可以救人,更可以积功累德。若有幸成为真正的医者,是人生中的福气。文字整理/华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