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者:越思虑,越虚弱
古人将社会工作概括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以“劳心”与“劳力”称之。孟子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封建王朝,能够从事脑力劳动的以士大夫阶层为主,是高人一等的。
时至今日,随着教育普及,从事脑力劳动者数以亿计,所谓“读书人”也不过是社会中的普通一员。如果说当代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有什么区别,在医者眼中,最明显的区别还是在于体质。
古代书生多文弱,而现代生活中,人们的保健意识有所增强,很多人不仅头脑发达,四肢也很发达。但总体而言,与体力劳动者相比,脑力劳动者仍然普遍体质偏弱,更容易感受外邪。尽管久坐少动是脑力劳动者的通病,思虑过多对体质的影响也非常大,甚至可以说:越思虑,越虚弱。
思耗神,脑力劳动者容易神疲血虚
脑力劳动可不是轻巧的劳动,这点应该很多人都有所体会。当思想高度集中,大脑高速运转,持续思考问题之后,那种疲惫的感觉比体力劳动更甚。传统医学认为,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思考主要由心与脑共同完成,如果长久思虑不息,会损耗较多的精气神,导致神疲精亏,出现血虚心慌、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失眠健忘等症状。
《黄帝内经》提到,后世之人没有上古之人寿命长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时御神”,即不按照应有的时间节律去驾驭我们的神思。体力劳动耗神少一些,主要耗精气,但脑力劳动不仅耗精气,尤其以思虑最为耗神。精气的耗费还相对容易恢复,神的耗费就没那么容易恢复了。
神是先天之精生成的,由心所主宰,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黄帝内经》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的说法,惟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脑力劳动者本就经常思绪万千,电子产品又时刻暗耗心神,若无专门修炼,想达到静心养神的境界谈何容易。
思伤脾,脑力劳动者是脾虚高发人群
《黄帝内经》指出“思伤脾”,人的情绪会影响到五脏,而忧思主要伤害脾脏。正常的思考问题,不会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过度思虑则会导致脾受伤。脑力劳动者通常需要反复思考,在凝神思虑、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会“思则气结”,导致脾的气机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传统医学中的脾是一个整体系统,主运化、升清和统血。只有在脾气强健的情况下,水谷精微才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同样,只有脾气强健,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脾的旺衰还影响肌肉、四肢,脾可将饮食中的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以营养四肢肌肉,使其丰满。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虚久之可引起全身气血亏虚,出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心悸、失眠、头晕、健忘、湿气重等症状。因其工作性质,脑力劳动者恰好是脾虚高发人群,一些脑力劳动者看起来虚胖,还有更多脑力劳动者看起来清瘦,都与脾的功能失调相关。思虑过度令人虚弱,诸葛孔明就是前车之鉴。诸葛亮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著称,因感念刘备知遇之恩,他一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老对手司马懿评价他“食少事烦,岂能久乎”,果然最终如其所说,“出师未捷身先死”,五十四就病逝于五丈原,令人扼腕叹息。思考使人深邃,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通常是有思想深度的人。思考使人类进步,无数先贤在沉思中迸发出智慧的光芒,才有了灿烂的文明。但是,思想的世界再美妙,也需要休养和调节精气神,脑力才能正常发挥。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久坐“劳心”之余,别忘了调和阴阳,动静结合,特别注意要适当多“劳手足”。文字整理/华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