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终章——露已成霜,桑菊入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作为秋季最后的一个节气,虽然秋风萧瑟,霜寒露重,换个角度来看,也有着独特韵味。就植物而言,诗人的眼中看到了蒹葭,道医的眼中,应有桑菊。经霜收下冬桑叶桑树与梓树,古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桑树是春天的象征,梓树是秋天的风景,春去秋来,秋去春来,岁月流转不息,故乡的桑树与梓树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古人于是用“桑梓”来借指故乡。医者眼中的桑树也如故乡般温暖,因其非常务实,没有争红斗艳,没有枝身婀娜,有的是实实在在为人们的奉献,全身都是宝。围绕桑树的药材非常多,如桑枝、桑叶、桑葚、桑白皮、桑寄生等等。桑叶在春天常用于喂蚕,被人采摘后,采了又长,具有生生不息之木性。医者开方却通常将其写作“霜桑叶”或者“冬桑叶”,因为桑叶入药还要从春等到秋,霜降至初冬为最佳采摘时节。桑叶的药性,《本草便读》用一副对联来形容:得箕星之精气,能搜肝络风邪。禀青帝之权衡,善泄少阳气火。桑叶经风吹霜打而不枯萎,乃木得金收之性,味甘苦,微寒,脉络致密清晰,可入络脉,通达肝肺。桑乃箕星之精,箕好风,最早的风神名为“箕伯”,故桑叶为入肝搜风之要药,还能疏泄胆火,治疗风热、汗出等证。肝开窍于目,桑叶又常用于明目。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季节气温差别较大,落霜时间不同,但应遵守的原则是,“霜桑叶”应是初霜后从树上采摘之叶。霜打秋菊花正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这首诗,设喻新颖,意境壮伟,将菊花的“傲霜隐士”之义化为“睥睨天下的起义军战士”,更加突出了菊花待霜而开特色。霜降后气温普遍下降,北方大部分地区草木黄落,秋菊却与众不同,“霜打菊花开”。《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凡芳香之物,皆能治头目肌表之疾。但香则无不辛燥者,惟菊得天地秋金清肃之气,而不甚燥烈,故于头目风火之疾,尤宜焉。”秋季五行属金,此时的菊花,得金气盛,而金主清凉、肃杀。金克木,肝属木而开窍于目,风气亦属木,花性轻扬,芳香上达,所以菊花能作用于人体头面部,明目清头风。金秋是赏菊时节,菊花已经被培植成五彩斑斓的颜色。而菊花一药,主要有黄、白两种。白菊花味甘,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用于疏散风热。辛凉轻剂桑菊饮入药于霜降之后的霜桑叶与秋菊花,是《温病条辨》中的名方“桑菊饮”之君药。
桑菊饮由霜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甘草、苇根组成,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为辛凉轻剂,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效。此外,桑叶与菊花也常用于护眼方剂,是保护视力的好药材。桑叶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清肺润燥,不过脾胃虚寒的人最好少喝。从秋到冬,霜降,是过渡节气,仿佛不太为人所重视。其实,不论是每一个节气,还是朝朝暮暮,都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用心感悟自然之道。(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