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之后的养生事项
《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来了,意味着丰收的秋天结束了,藏养的冬天正式开始了。那么冬季我们如何保养身体呢?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膳食补冬冬季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很多地方都有冬季进补的习俗。冬季进补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到改善,让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留在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蓄集。冬季饮食调养应以甘温为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则补之”的古训,既少食生冷,也不宜燥热,以有的放矢地食用滋阴潜阳补益类膳食为宜。同时,亦应多多摄取新鲜蔬菜、水果,减少肉食偏多引起的燥性。如今的“进补”不同于以往,切不可一味大鱼大肉,而是要均衡营养、合理搭配。这里需要着重提一下萝卜的功效。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还有人说“萝卜好比小人参”。萝卜中的维生素C 可以帮助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水液代谢,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扶助正气。常吃萝卜不仅能促进消化,增强胃肠蠕动,通便利尿,还有利于降血脂,软化血管。另外,冬季养生还要特别注意肾的养护,注重调护肾的阴阳。肾为人体能量之源,其功能强健,则生命力旺盛,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变化,防止寒气侵袭;反之,调摄不当,则易伤肾,肾伤则易会对其他脏腑产生影响,或导致苛疾丛生。中医认为,黑色食物五行属水,对应肾经,常见的黑色粮食有黑米、黑豆、黑芝麻,黑色蔬菜有黑木耳、黑豆豉、草菇,黑色水果有黑枣、桑葚、龙眼干等,冬季常食这些黑色食物能增强肾脏之气,防衰老,使容颜年轻,并对泌尿生殖系统有好处。
二、勤于锻炼冬季萧瑟景象易引起伤感情绪,所以人们常把冬季比作暮年,老年人更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对养生极为不利。因此,更应注重情志调养,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防止出现心情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状况。调节情绪的方法中,运动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民间有谚语云: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就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冬日虽寒,仍要坚持持之以恒进行自身锻炼,遇有大风、大雪、大雾等天气,可选择在室内运动。还须注意,冬季锻炼莫要大汗淋漓,可以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以防止阳气过度损耗。三、注重保暖冬季穿衣应注意暖和贴身,使气血流通、四肢舒畅。冬季起居作息,为避免受寒邪侵袭,中医主张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冬季里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剧上升。此时,要尤其注意对头部、背部和脚部的保暖。在起居方面,要采取足够的防寒保暖措施。老人可以多穿一个棉背心,穿宽松、保暖性能好的棉鞋。如果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则既耗阳气,又易感冒。也不可穿衣过厚过暖,稍一活动就出汗,也不利于保存阳气。总而言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人体代谢相对缓慢,应顺应自然,注意防寒藏阳、治于未病,这就是冬季养生的重点所在。文字整理/华汛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