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寒露:秋渐重,寒加衣
每年10月8日前后,太阳移至黄经195度,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是深秋的一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出现“寒”字最早的,“寒露”寓意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更低,此后,天气逐渐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田野里,青草上的露珠寒光四射,正如俗语“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一、节气习俗
赏菊花—深秋时节,其他的花朵都已零落,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无意争奇斗艳,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人生就该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观红叶—红叶为历代文人所青睐,唐代杜牧的《山行》中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即是赞美红叶。到了宋代,杨万里的《秋山》:"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更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乌桕、枫叶刻画得十分可爱。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枫叶,金秋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
吃芝麻—寒露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此时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民间就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一些城市,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芝麻有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脏、助消化、化积滞、降血压、顺气和中、平喘止咳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食疗。
二、节气养生
寒露后,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节气,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要做好顺时养生,使生理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
寒露天气特点,就是一个字:“寒”。此时秋风肃杀,天气渐凉,寒潮来临,最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因此这个时候,养生必须防止寒邪伤人,特别是足部的保暖,尤为关键。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对于常年体质虚弱的人,脚经常是冰凉的,因而中医有“寒从脚起”的说法,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用热水泡脚,历代养生家也把热水泡脚作为养生益寿的一项措施,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
秋季多燥,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熏烤、香燥、辛辣刺激等食物要少食用。此外,板栗、柿子也已上市,当季的水果也可适当吃一些,既可养肺润肠,又能对脾胃进行补养,还可对咽干口燥等症进行防治。
晚秋时节,天气骤冷,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产生“悲秋”之伤。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需要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要及时调整情绪来应对节气的转变,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就尤为重要。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