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个“宝藏穴”:清热、止痛、调肠胃......
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感知到穴位的存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医书,就有记载“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篇《帛书》。《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炙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原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体系。人体周身穴位数百,并非都属于治疗常用穴,有些穴位比较隐秘,有些穴位功能单一,还有些穴位禁针禁灸,但是在手上却有个“宝藏穴”,这个穴位功能强大,容易取穴,深得历代医家青睐,这便是——合谷穴。合谷穴取穴定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此穴。合谷穴穴位含义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合谷穴功能主治《腧穴学》载,合谷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面肿,疔疮,咽喉肿痛,失音,牙关紧闭,口眼娲斜,痄腮,指挛,臂痛,半身不遂,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咳嗽,闭经,滞产。胃痛,腹痛,便秘,痢疾,小儿惊风,瘾疹,疥疮,疟疾。”共 31 个病证,实际应用要比这些还要多,逐个死记硬背这些主治症是非常困难的,也找不出其间的规律。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合谷穴可以治疗大肠经循行路线的相关疾病,对与大肠经相表里的肺经疾病也有重要作用,此穴又是大关,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甚强,可以简单用“开闭、清热、镇惊、止痛”八个字来概括合谷穴的功能,这样就能灵活运用,扩充其主治作用。开闭,就是指本穴对气机闭塞不通的病证有行气活血的治疗作用,如《腧穴学》中的牙关紧闭、经闭、滞产、胃痛、便秘等,一般孕妇禁针。除此之外,还治疗气机闭塞不通的中风、尿闭、胸胁胀满疼痛、乳房胀痛、乳汁不行等。清热,就是指本穴对各种热证有清热的作用,如《腧穴学》中的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血、疔疮、咽喉肿痛、失音、痄腮、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疟疾等。除此之外,还治疗口干口苦、口疮、痈疽、阳黄、高热等。镇惊,是指本穴对邪热内扰神明或气机逆乱所导致的神志病有开窍醒神止搐的作用,如《腧穴学》中的小惊风。除此之外,还治疗癫狂痫、抽搐、癔病、惊厥等。止痛,是指本穴对多种疼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如《腧穴学》中的头痛、齿痛、臂痛、胃痛等。除此之外,还可治疗胸痛、腰痛、腿痛等。合谷穴常见搭配单穴的治疗作用很有限,若配合其他穴位,则疗效更为显著。合谷穴常见搭配穴位较多,如搭配太冲穴调理整体气机、活血理血;搭配三阴交活血催产、调理月经;搭配曲池穴清热解表、镇静止痛;搭配复溜穴可双向调节汗证;搭配太阳穴治头痛。经络是生命能量的通道,穴位则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人体自带的“大药”。《黄帝内经》云:“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通畅则百病不生,针灸、点穴、艾灸等方式是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可靠手段。穴位疗法代代相传,守护着百姓健康,此外传统医学还有祝由、推拿、刮痧等简便有效的非药物疗法,特别适合家庭应用。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又贴近生活,我们既要以谦虚、认真地态度学习,也应以当代人的思想、方式加以弘扬,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医之美妙、中医之实用。文字整理/华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流感支原肺炎体双双来袭,咳嗽不停该如何应对?
随着各地陆续入冬,我国内地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纷纷来袭,存在多病原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一时间医院人满为患。虽然现在各种疾病的名称越来越多,但在中医的眼中,这些都属于外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外感之后持续
-
又容易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经常感觉下肢冰凉,但吃点温补或燥热的食物就上火,可以说是又怕冷又怕热,身体特别“难伺候”。传统医学将这种比较矛盾的体质概括为“上热下寒”。“上热下寒”的症状上热下寒通常是寒热错杂的表现,指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
-
养生重在养脾胃(上)
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很重视脾胃,不管有没有学医,有关养护脾胃的俗语也能张口来几句,比如:前三十年胃养人,后三十年人养胃;比如:脾胃是后天之本;比如:三分治七分养……,可见大家对脾胃都很看重。那脾胃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一、脾胃的作用以现代人眼光来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
现代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不至于生病到了生病的地步,但总觉得身体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不舒服。从道家养生的角度来说,分而治之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内在的统一、平衡才是治愈的关键。身体健康离不开“三通”。即是食道通、水道通、气道通,三道通畅
-
先秦道家哲学中的养生之道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都对生命有着深刻的理解。道家更是将对生命的珍视提升到相当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自由,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这种“贵生”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有重要影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先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提出“故贵身于天下,
-
每逢佳节......没吃多少也胖三斤?道医提醒:你可能是湿气重
很多人戏称自己“每逢佳节胖三斤”,这种人是节假日期间好吃的吃多了导致体重增加。还有的人很无辜,不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三餐,自己明明没吃多少,体重却只增不减。道医认为,这种情况可能是湿气重导致的。一.什么是湿气产生湿气,本质是水液循环产生了异常
-
手脚冰凉,暖不过来该怎么办?(上)
春天已到,乍暖还寒。马上就要春分了,天气中还是略带着寒意。有不少人从进入冬天开始,手脚就会一直冰凉,甚至持续到现在。手脚冰凉在西医上来说,并不是一种病,但是在中医看来,这已经是身体在发出比较明显的信号:出问题了,需要调理一下了。一、手脚冰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