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防治近视的最佳时节,千万不要错过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过半,成年人近视率也在世界前列。其实,假性近视以及青少年近视,大多数都可以通过祖国传统医学进行防治,改善视力并非天方夜谭。
依据《黄帝内经》理论,“目受血而能视”,眼睛看东西需要充足的血液濡养,“久视伤血”是导致眼睛近视的重要因素。肝藏血而开窍于目,长期过度用眼难免会导致肝血暗耗,视力减退。
在脏腑而言,眼睛与肝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季节而言,眼睛与春季的关系最为密切。春季五行属木,对应脏腑为肝脏,此时肝气最旺,正是一年中防治近视的最佳时节。想要护肝明目,道医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劳逸结合睡好觉
想要保护视力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做到劳逸结合。持续看书或者看电子产品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40分钟休息10分钟左右,休息期间可以闭目养神或者极目远眺,使眼睛得到有规律的放松。
充足的睡眠对恢复视力非常重要,人卧则血归于肝,所以古人云“睡是眼之食”。在正确时间睡眠才是真正的睡好觉,晚上11点前入睡非常重要。子时阳气初生,这种阳气是维持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力量。此时睡眠,可补充身体能量,有养血培元之效。
春游踏青放风筝
青色入肝,对肝有一定的调养作用。春天多欣赏天然的青绿色,对养肝明目最为有利。
古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季阳气生发,放风筝不仅是娱乐活动,自古以来人们也将其视为“明目”活动。宋《续博物志》记载说:“今之纸鸾,引线而上,令小儿张望视,以泄内热。”清《燕京发明记》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
放风筝不仅对儿童视力有帮助,对于经常接触电子产品的成年人而言,同样可以明目。在春光明媚、空气清新的田野上,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不仅舒畅身心,又能吐故纳新,促进血液循环,清心肝之虚火,散内结之郁热,对防治近视眼极为有利。所以在草长莺飞的春天约上三五好友踏青放风筝,既能赏景,又能养眼,不亦乐乎!
滋补肝肾吃青菜
肝脏在调节视力方面作用最大,而肝肾同源,如果肾水不足以涵养肝木,也不利于视力。因此想要眼睛雪亮,养肝必不可少,同时也要注意养肾,可以适当吃些滋补肝肾的食物。
菊花有清肝明目、清热祛火的功效,枸杞更是补肾养肝佳品,《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枸杞搭配菊花,滋养肝肾,又防止上火。
当然,各类应季青菜也可以有效补益肝脏。除此之外,护眼食物还有:猪肝、龙眼肉、胡萝卜、山药、玉米等。
道医祝由艾灸法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与肝脏最密切,也与其它脏腑相关联,可以说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道医通过祝由、艾灸、点穴特定穴位组合,疏通全身经络,补益肝肾,养血明目,往往有独特疗效。
1、道医祝由法
使用【眼病】符箓为主,辨证后可叠加其它符箓,如【眼病+肝病+气滞血瘀】,根据患者本人症状对症使用效果更佳。
2. 艾灸点穴法
(1)穴位:晴明、承泣、攒竹、心俞、神门、肾俞、关元、肝俞、光明、足三里、三阴交。
(2)每日选取穴位3-4个,艾灸40分钟或者点穴按摩30分钟左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
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疏肝解郁了解一下在面临压力、悲伤、沮丧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叹气。有一种说法,唉声叹气影响运气,甚至还有人说“一叹穷三年”,有道理吗?经常唉声叹气,反映出一种相对消极的心态,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生活状态,以及面对问题时的看法和选
-
道医健康学堂:春季养肝护眼正当时
随着清明节气已过,春天的氛围已越来越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青草吐翠,树木染绿,鲜花盛开,气温的回升也使人感觉到温暖,而就在这本应让人心情舒畅的季节中,却有不少人面临着眼部的疾病,如眼睛干涩、红肿胀痛、异物感、迎风流泪等,春季似乎成为了各类
-
夏至一阴生,当饮姜茶,切勿做这三件事!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淥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唐朝元稹《咏廿四气诗夏至五月中》一诗,言明了夏至的气候。夏至节气十五天,每五日一候,有三候,分别是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鹿角脱落,蝉蜕上树
-
以花养人——“百花之王”牡丹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是我国特有花卉,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陵中。自南北朝起牡丹已经开始被人工栽培作为观赏花卉。牡丹不仅可作为观赏植物,同时也具有营养保健功效,牡丹的根、花均可入药,是不折不扣的“养生花”。牡
-
道医教你四时养生——秋养肺
立秋,标志着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秋天已经来临。《史记·太史公自序》曰:“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秋季养生保健对于调节身体状态,积蓄能量做好过冬准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秋季养生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个方面呢?关于这个问题,
-
“三高”人群夏季养生有讲究
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做好夏季保健,对安度盛夏尤为重要。冷食不过贪。过食生冷食物容易湿邪困脾,伤及胃阳,亦能阻碍阳气的外达。湿邪困脾会出现倦怠乏力、四肢发凉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