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中药材——生姜
生姜,中国人的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味料。也是历代名医都喜欢用的中药。那这个家家户户都有的不起眼蔬菜,到底有什么药用价值呢?
一、风感冒一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生姜是发散风寒的妙药。估计中国人就算没喝过肯定也都听过姜汤。天气冷了,身上冰凉,一碗姜汤喝下去,立马就能暖和起来。《黄帝内经》上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如果懂得用生姜来发散风寒,用这解表的汗法,来解除伤寒伤冷伤湿伤水,那么一年到头,可以少生很多病,少受很多苦。
过去如果大早上走山路,容易被露水雾气所伤,这时候如果喝点姜汤,就能够把侵袭进肌表的风寒发散出去。当然,现在走山路这种情况我们遇到的不多了,可是有很多人会在运动之后大汗淋漓的时候,就去冲凉,喝冷饮,这就类似于走山路被风湿侵袭的症状一样。本来运动应该是强身健体的,却想不到因为不良的习惯,受了凉,体质就更差。这时如果懂些中医常识,那也很简单,直接一碗姜汤喝下去,这样一服用,汗出就见效。可见仅一味的生姜发散方,在平常生活中都大有用处。因为谁都难保着凉伤寒,如果在第一时间,就知道去发汗解肌,那么疾病根本不会被拖到重感冒,鼻炎头痛而难治。怕就怕小病不治,也不懂得保健养生之法,最后拖到重感冒甚至更严重的大病。
二、治疗痛经的特效药
经常有一些痛经的女孩子,每个月都要饱受病苦折磨,痛到不能学习工作。就算各种消炎药止痛片都用上,也顶多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这时她们只要掌握住一个生姜的小妙招,基本就不用再担心痛经了,就是平日里多用生姜加红糖煮茶喝,还可以加些大枣或山楂,加强补中补血,活血化瘀之功。
现在很多很女性都喜欢吃冰激凌,又爱漂亮穿短裙,加上工作场合都是空调,这样上中下内外寒气夹击,她身体血脉都被冻得收引打结。脾胃就容易虚寒,腹中就容易冷痛,当脾胃阳气不够,每个月痛经就不止。这时不用特意去管痛经,只要把脾胃阳气暖起来,这样血气遇寒则凝,得温则行。
针对痛经,可以在每个月在月经来临前一周,每天服用姜枣茶,这就是《黄帝内经》上所说: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对于这些周期性发作的疾病,不要在病情大发作时下手,而要在疾病稍微萌芽,还没有大发作时,再把气血补足,把经脉理顺。这样真正等月经来时,百脉通畅她就痛不起来了。
三、呕家圣药
生姜还能治呕吐,《开宝本草》中提到,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可见生姜是呕家圣药。
不过因为生姜本身是热性药,所以生姜只能用来治聊寒性呕吐。《不知医必要》曰,姜蜜饮,治呃逆久不愈。连连四五十声音,生姜汁半盅加蜜调匀,炖热服之。
《种福堂方》中也提到,老年人咳喘气上逆,不得卧,用生姜汁配合黑砂糖,熬成糖浆样,每次服半调羹,慢慢吞下去,这样肺胃之气就顺了。
张仲景喜欢把生姜跟半夏搭配在一起,叫小半夏汤。《伤寒论》上说,诸呕吐,谷不得下,小半夏汤主之。
四、生姜能解毒
生姜还可以解毒,它能够解半夏南星之毒,所以大都用生姜来炮制这些药。同时它的辛辣味,更能够解除鱼蟹这些阴寒之物的毒性。这就是为何很多人在做鱼蟹时要放进生姜。正如《单方选》中说,中鱼蟹毒,生姜汁可解之。
所以如果懂得这些常规的医理药性,那么像寻常的风寒感冒,胃寒冷痛,虚寒痛经,或者中焦寒凉呕吐,就到厨房里配一杯姜茶,简验便廉,随用随效。真是药证对应,效如桴鼓!
生姜真是一味难得的大药、好药啊!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相关推荐
-
舌头放得好,妙处可不少(下篇)
上篇我们介绍了舌头的位置放不对,对人的外在容貌和健康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篇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如果舌头位置放好了,天长日久下来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一、舌顶上腭对于道家修行的好处从道家修行养生的角度来说,舌顶上腭是老祖宗自古就传下
-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滋补佳品黄精
自古便有食用黄精的记载。《抱扑子》里介绍用黄精芝麻九蒸九晒加白蜜制作成丸。有补肾精气、滋养脾胃、醒肝美容、填脑髓、长肌肉、滋养五脏等功效,所以古人很爱食用黄精。杜甫还留下诗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精含菸酸、
-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
怎么吃能长寿?——道医告诉你饮食中的秘密饮食是维系生命的必要因素,也是影响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甚至以前人们见面用“吃了没”打招呼。“吃”与每个人的性命息
-
首席补气要药——黄芪
最近有位朋友在用黄芪煮水喝,喝了几天遂来找小编询问,为什么喝了几天又是上火又是头晕失眠的,这黄芪不是补药么?黄芪确是补药,但补药也不是人人皆宜的,更不是随便吃随时补的。本文便带大家认识一下黄芪的正确用法。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黄芪在古时的本草
-
“二阳”来袭,孩子应该注意什么?
“五一”假期过后,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许多关于二阳的讨论。据北京疾控公布的第19周 (5月8日-14日)的数据,新冠感染连续3周超越流感,重返法定传染病病种排名第一。钟南山院士分析说,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将
-
道医带你识本草:是什么决定了一味药的属性?
有一天,仙人命令童子将山中能做药材的草木都采回来,童子空手而归,仙人问其原因,童子答曰:“满山皆药,无从采起。”在高明的医者眼中,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也皆可不为药,全在于万物的属性是否对症。如对症下药,砒霜水银也能药到病除;如用药不当,人参灵
-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
为什么秋天容易口干舌燥?时令已经到了深秋,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别有一番美景。秋天是个美丽浪漫的季节,但是秋天也是个干燥的季节。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会感到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